美国籍的曹敏通过审查,归化成为台湾人

日前,中国台湾“内政部 ”公布归化高级专业人才审查会审查结果,美国籍的曹敏通过审查,归化成为台湾人,这受到各界瞩目。 据报道,曹敏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之后赴美留学,取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 台湾方面的报道指出 ,美国籍的曹敏专长是半导体研发设计,曾带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团队,开发20纳米及10纳米制程技术。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带领台积电1400人团队,进行跨部门合作,历经3年的坚持努力,突破高介电材料/金属闸技术,并创新采用双重曝光技术,成功开发20纳米制程技术。
20纳米能顺利投产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双重曝光(double patterning)技术,这也是台积电首次采用这项技术。曹敏团队开发出智能图案拆解技术及创新的多层蚀刻保护膜,能克服光罩对准问题的限制,使双曝双蚀刻制程达到可控制量产的要求。曹敏强调,「在双重曝光领域,台积电有大量创新,业界只有我们能成功运用,遥遥领先竞争对手。」 这项成果让台积电的晶圆密度能够超越全球芯片巨擘英特尔(intel),技术大幅领先国际,增强台积电的竞争力,确保在晶圆代工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于2013年获得经济部产业创新奖的年度创新突破奖肯定。 据台积电官网介绍,曹敏博士于2018年2月起担任台积公司技术发展pathfinding副总经理。在此之前,曹敏博士自2016年起担任pathfinding处资深处长。曹敏博士于2002年加入台积公司,成功协助开发多项先进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程技术,包括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20纳米以及10纳米。
自2006年至2008年,曹敏博士带领了40纳米泛用型制程技术的开发,此项技术也是台积公司首款利用超密度微缩的纳米制程。2009年,首次利用高介电常数金属闸极(hkmg)技术,成功带领了28纳米高效能制程的开发。曹敏博士其后亦带领研发团队开发20纳米及10纳米制程技术。 在加入台积公司之前,曹敏博士自1994年至1999年任职于惠普实验室(hewlett-packard laboratories),1999年至2000年任职于pdf解决方案公司(pdf solutions),2000年至2002年任职于百利通半导体公司(pericom semiconductor)。 曹敏博士在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共拥有36项专利。曹博士曾在许多委员会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国际电子元件会议(iedm)和国际vlsi技术和电路专题研讨会。曹敏博士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于旧金山州立大学物理学系取得硕士学位,并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系取得博士学位。 现在,曹敏担任研究发展/技术发展/pathfinding副总经理。接下来,台积电在3纳米后,技术蓝图要如何发展,是否要用新方法提高价值,就要靠他研究。


花16万买老牌豪车?大众辉腾?单这个标识就比奔驰有面子
【vsan数据恢复】VSAN超融合基础架构数据恢复案例
双向触发二极管用什么可以代换
ESP32学习笔记:ADC
西部数据最新推出了分区存储技术
美国籍的曹敏通过审查,归化成为台湾人
这五款内存销量火爆 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021年将是5G换机潮的关键一年
升腾910和麒麟980哪个好?
临界短脉冲
人工智能进入2.0时代 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新的变化
怎样使用一对Nordic NRF24L01无线电在两个单独的Arduino之间进行通信
继电器的高阶应用及起火预防
2009德国汉诺威CeBIT电子展/汉诺威电子产品展CeBI
为何越来越多的LED企业选择在马来西亚设厂呢?
VR全景将造就一个不一样的主题公园
GPIO是什么?
Metaverse降临,寻找永不宕机的真实“虚拟世界”
最新研究:递归是人类与动物天生具有的能力
R15标准的推迟对5G商用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