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简介和原理

什么是继电保护?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 电流增大。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 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 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一般情况而言,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三部分组成。
测量比较部分
测量比较部分是测量通过被保护的电气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部分
逻辑部分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应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是否动作及是否延时等,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
执行输出部分
执行输出部分根据逻辑传过来的指令,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承担的任务。如在故障时动作于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出信号,而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等。

用ElasticDL和社区Keras模型库实现大量小众预估场景
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技术的应用
“升值”送“新译”,讯飞翻译机2.0重磅升级,再领AI行业趋势
赛睿300好用吗 各方面表现都十分均衡
2012年MCU市场主旋律:低端被替代 高端走整合
继电保护简介和原理
康瑞连接器讲解压接端子线时应杜绝的十个不良问题
射频工程师必看——新一代示波器的射频测量应用
同有科技披露重组预案称,拟作价6.5亿元购买鸿秦100%股权
小米7月份或有3场发布会小米miui9、小米6plus、红米pro2,其中一场规模巨大
高刷新率将是我们今年将看到的新型智能手机的必备功能
机器学习有哪些算法?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有哪些?机器学习预判有哪些算法?
发改委首次定义“新基建” !将完善准入规则
如何得到LUT与REG的使用比例
直流无刷电机的正弦波控制介绍
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一体机的介绍说明
2020年5G网络覆盖建设不断深入,5G产业链加速成熟
电池质量成本费用汇总归表
你知道硅橡胶电缆的特性及应用领域有哪些吗?
CNN:阿里巴巴“城市大脑”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