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实现143公里量子远距传输打破中国纪录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日报道,维也纳大学和奥地利科学院的物理学家凭借143公里的成绩打破量子远距传输的最远距离纪录。这项成就是在朝着基于卫星的量子通讯道路上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实验中,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泽林格领导的一支国际小组成功在加那利群岛的两个岛屿——拉帕尔玛岛和特纳利夫岛间实现量子态传输,距离达到143公里。此前的纪录由中国研究人员在几个月前创造,成绩为97公里。
奥地利物理学家凭借143公里的成绩打破量子远距传输的最远距离纪录
打破传输距离并不是科学家的首要目标。这项实验为一个全球性信息网络打下了基础,在这个网络,量子机械效应能够大幅提高信息交换的安全性,进行确定计算的效率也要远远超过传统技术。在这样一个未来的“量子互联网”,量子远距传输将成为量子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送的一个关键协议。
在量子远距传输实验中,两点之间的量子态交换理论上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内实现,即使接收者的位置未知也是如此。量子态交换可以用于信息传输或者作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一种操作。在这些应用中,量子态编码的光子必须能够传输相当长距离,同时不破坏脆弱的量子态。奥地利物理学家进行的实验让量子远距传输的距离超过100公里,开辟了一个新疆界。
参与这项实验的马小松(xiao-song ma,音译)表示:“让量子远距传输的距离达到143公里是一项巨大的技术挑战。”传输过程中,光子必须直接穿过两座岛屿之间的湍流大气。由于两岛之间的距离达到143公里,会严重削弱信号,使用光纤显然不适合量子远距传输实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科学家必须进行一系列技术革新。德国加尔兴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一个理论组以及加拿大沃特卢大学的一个实验组为这项实验提供了支持。马小松表示:“借助于一项被称之为‘主动前馈’的技术,我们成功完成了远距传输,这是一项巨大突破。主动前馈用于传输距离如此远的实验还是第一次。它帮助我们将传输速度提高一倍。”在主动前馈协议中,常规数据连同量子信息一同传输,允许接收者以更高的效率破译传输的信号。
泽林格表示:“我们的实验展示了当前量子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拥有怎样的实际用途。第一个目标是基于卫星的量子远距传输,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量子通讯。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将在一项国际合作中运用我们掌握的技术,中国科学院的同行也会参与这项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实施一项量子卫星任务。”
2002年以来就与泽林格进行量子远距传输实验的鲁珀特-乌尔森指出:“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为未来地球与卫星之间或者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实验奠定良好基础。”处在低地球轨道的卫星距地面200到1200公里。(国际空间站距地面大约400公里)乌尔森说:“在从拉帕尔玛岛传输到特纳利夫岛,穿过两岛间大气过程中,我们的信号减弱了大约1000倍。不过,我们还是成功完成了这项量子远距传输实验。在基于卫星的实验中,传输数据更远,但信号穿过的大气也更少。我们为这种实验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长电科技业绩环比显著增长,长短两线皆现利好信号
泰科电子推出集成信号和电力传输的Motorman混合连接器
调控锂盐消除催化剂表面凝胶化构筑高比能锂硫电池
ROHM的SiC功率元器件被应用于UAES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
联通与0glasses AR签署5G+AR/VR战略合作协议
奥地利实现143公里量子远距传输打破中国纪录
基于PLC的工业控制系统特点的分析
苹果iPhone5和iPad mini模具谍照曝光
易控智驾与中国移动合作加速推动5G+矿山无人驾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如何使用LTspice进行EMC仿真获得最佳结果
游戏手柄控制电路
比特币“断电”措辞不当,利好消息促使比特币价格突破8000美元大关
电机控制设计解决方案
最新的十三个IC的资讯说明
世界最小计算机,呈1毫米×1毫米的薄片状
轻松压缩QuickTime视频的两种方法
可程控延迟脉冲信号源的设计
南方电网:合理规划大湾区能源构成、布局和智能电网
东南亚摩托车展会‖2009印尼摩托车展‖印尼摩配展--上海亚
特斯拉Model Y投产车型照片晒出,车身设计发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