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热的冷思考
去年我国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后带来了led投资热潮,很多地区纷纷上马led生产线。面对led业建设热潮,近日,业内知名led专家认为,在led业的发展技术路线、投资方向及如何快速实现群体突破等问题上,行业人士还要冷静思考,以正确把握发展方向。
打破垄断 多种技术路线并存
面对led投资热潮,国内研发选择何种技术路线是业界专家关注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全球实现超高亮led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三种技术路线上,一是蓝光芯片加黄光荧光粉;二是紫光芯片加红绿蓝荧光粉;三是红绿蓝芯片混合封装。在这三种技术路线方面,国外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中国光电子行业协会光电器件分会秘书长彭万华表示,在数量这么庞大的专利面前,中国要打破垄断,建立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就要在业界提倡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的发展思路,另辟蹊径。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可以分几个梯队进行研究,第一梯队还要围绕国际上主流的技术路线去走,在主要技术路线上创造新的知识产权。以蓝光芯片为例,要研究在蓝宝石衬底或sic衬底上新的外延和芯片技术。而第二或第三梯队就要研究国外也没有实现批量生产的新方法,如走出国际三种技术路线的包围,开发直接发射白光的芯片;再如,在蓝光芯片方面研发二六族化合物衬底、有机聚合物衬底或gan衬底。
北京大学张国义教授介绍说,目前国内外都在对直接发射白光的芯片做研究。江西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他们目前就在对二六族化合物———zno衬底进行研究。这些新的方法,虽然可以避开国外的专利,但目前仍属于前沿研究,离产业化还相当遥远,因此,应该分配好研发的人力和物力。
“目前半导体发光技术的瓶颈似乎都集中在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装上,但从长远来看,新材料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江风益教授介绍说,“现在国外中高档材料,其光电转换效率为30%,而我国只达到10%左右。如果对材料进一步研究,使其光电转换效率能提高到50%~60%,后边做芯片、封装等就会相对容易得多。”
红光器件 投资不能忽视
在近两年的led投资热中,多数资金都投向了业界最热的超高亮蓝绿光led上,红黄光led成为“冷门”。而多位专家都强调,红黄光led不能偏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3研究所张万生教授认为,半导体照明走向普及还是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乐观者认为是5年,不乐观者认为是15年,一般认为是10年到15年。因此,我们近期的发展目标应该是特种照明,如景观照明、装饰灯等领域。而这些应用的三基色之一就是红光,因此红光器件不能偏废。
据介绍,国内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做红光led。在四元系外延材料方面,有河北汇能、山东华光和厦门三安三家,这些企业要么产品的发光效率不高,只有50mcd~70mcd;要么产量不大,在市场上不能占据主流位置;要么只用于自己生产所需,不外卖。而在红光芯片方面,有厦门三安、南昌欣磊、河北立德、上海大成等公司,少于做蓝绿光芯片的企业数量。而面对巨大的应用市场,今年这些企业很多都在满负荷运转,因此,专家呼吁,还要适时地加大对红光器件的投资和研究力度。
“外力”难借 联合“内力”促发展
据上海光电行业协会理事长、大成公司总经理唐国强介绍说,现在led的投资趋势有些像集成电路业的发展过程,即产业投资正在从后道封装向前道芯片制造和设备制造推移,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发展趋势。
但业内专家同时分析指出,在这些投资中也存在种种遗憾。一是全球一流企业由于对我国缺乏了解而没有加入到目前的投资行列中来,如美国的lumileds、gree,日本的日亚等等,现在进来的企业还多是全球二线甚至三线企业,如我国***省企业和韩国企业。而进来的少数一流企业也多是封闭生产,不与国内产业界交流。因此,如何寻找和吸引世界一流企业与中国led业合作仍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二是从过去的合作经验看,投资内地的祖国***企业,他们与内地企业合资的成功案例不多,他们多以独资为主,在技术和投资上不会为内地企业带来多少助益。此外,由于***企业凭借已有的技术和投资优势,再加上产地转移带来的成本优势,迫使部分内地企业转向更低档次产品的加工,使竞争和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这些现象表明,外力仍然难借。我们的led业如何在政府的牵头组织下联合起来,谋求快速发展成为关键。
怎样能够实现合力促发展是专家们一直在探讨的事情。多位专家表示,国家主管部门应该牵头,以国家投资为主,吸引产业界和金融界的投资,集中全国研究所、高校和产业界的人才精英,进行分工合作,联合攻关,形成成果共享机制,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固体照明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平台。
彭万华表示,国家投资要加快对大功率led外延片和芯片的研发,尽早实现多种荧光粉的技术突破,并大张旗鼓地推广应用,例如在特种照明领域、室内装饰方面的应用,为下一步led走入照明市场打下基础。
2025年射频前端市场规模有望达254亿美元
5G+工业互联网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支撑!
QCA6714与RTL8822简述
SATA硬盘和IDE硬盘的区别,为何SATA硬盘更快一些?
制造一台***的挑战和瓶颈介绍
LED热的冷思考
vivo APEX全面屏概念手机亮相 首发半屏指纹
DTU连接不稳定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节能灯为啥节能不省钱?偷工减料是主因
复旦微电子集团携智能卡芯片产品系列亮相Trustech 2023
活塞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专业点胶机、灌胶机厂家介绍点胶机
大规模发展IPv6,讲给互联网核心技术带来机遇
开发人员需要建立对物联网的信任
FSW85、FSW67 信号和频谱分析仪特征资料
安徽中烟与腾讯公司通过云签约的形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mcu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
八大平台均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华大电子授权代理_MCU芯片CIU32L0_CIU32F0系列产品
隔水式恒温培养测试仪的产品特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