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楼宇的接地方式
1、it系统
i表示电源端不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it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小,可以不切断故障线路。
2、tt系统
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3、tn-c系统
tn-c系统是用中性线(n)兼作接地保护线(pe),称作保护中性线,通称pen线。
4、tn-c-s系统
tn-c-s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分界面在pen线与pe线的连接点。该系统一般用在建筑物的配电由公共变电所引来的场所,进户之前为tn-c系统,在进户配电箱处做pen线的重复接地,配电箱馈出线将n线与pe线分开至设备,并不再有电气连接。当三相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同时只要我们采取等电位连接,使电子设备共同获得一个等电位基准点,那么tn-c-s系统可以作为智能型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的一种接地型式。
5.tn-s系统
tn-s系统是把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线pe严格分开的低压配电系统。通常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采用该系统。
智能化楼宇的电气接地措施
(1)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叫作防雷接地。智能化楼宇内有建筑电气设备和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等。从已建成的大楼看,大楼的各层顶板,底板,侧墙,吊顶内几乎被各种布线布满。其中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均属于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不管是直击、串击、反击雷、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都会使电子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严重干扰。
(2)工作接地
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与大地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接地的中性线(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不能与其它接地线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电气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金属构件、金属管等用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这些措施不仅是保障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措施,也是保障非智能建筑内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必要手段。
(4)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电磁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电子设备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穿导线或电缆的金属管、电缆的金属外皮和屏蔽层的一端或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重要电子设备室的墙、顶板、地板的钢筋网及金属门窗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
防静电干扰也很重要。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静干燥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金属管及室内(包括地坪)设施必须均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
(5)共用接地系统
智能化楼宇的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含电子设备)的接地、屏蔽接地及防静电接地应采用一个总的共用接地装置。共用接地装置优先采用大楼的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金属物件及管道等自然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应≤1ω。若达不到要求,可增加人工接地体或采用化学降阻法,使接地电阻≤1ω。
(6)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发生电气火灾及电子设备抗电磁干扰的主要措施。将建筑物的各种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管、电缆支架、金属线槽、电缆金属外皮、建筑物的钢筋网等金属体,就近与共用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1)强、弱电系统分别设置各自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分别通过接地干线或接地母排与共用接地装置连接。
2)各电气设备应采用单独的pe线与等电位端子板连接,不得将几个设备用接地线串联接地。
3)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与接地干线或共用接地装置的连接点,至少应有两点,并在不同位置。
4)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以及接近各种引入线的位置,避免装设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点应具有牢固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5)从建筑物外引入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金属线槽、电缆金属外皮等,应在引入处与共用接地装置进行等电位连接,或与强电系统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7.结束语综上所述,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供配电和接地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智能化楼宇接地设计应首先采用tn-s系统,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及系统的正常运行,应设置电气、电子设备的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各种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
如何利用微流控芯片来“合成”人造组织
第8集:设计无处不在的应用程序
工业自动化市场持续升高,医药机器人趁势而上
MAX9599A低功耗可编程Gamma缓冲器
智能化楼宇的接地方式_智能化楼宇的电气接地措施
Fraunhofer IIS创新音频处理技术,可将沉浸式音频体验延展至VR设备中
向您介绍一颗32.768KHz的SPXO简单晶体振荡器
深度剖析电荷泵电路
AWE 2019大会人工智能成主角,克路德蓄力拓展智慧酒店场景化
基于动态测试技术实现电子测压器的设计
“安飞航空”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金属探测器设计及应用
ADT7410 ±0.5°C精度、16位数字I2C温度传感
AI未来的趋势是怎样的
自驾汽车量产之路途遥远 科技与传统车企合作才是出路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12月中旬发布改进的自动驾驶系统
vivoX27评测 各方面都达到了旗舰机水准
短波红外传感技术对于自动驾驶的作用
Wi-Fi标准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