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MCU的应用正快速增长

作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cu(微控制器)是推动对象系统实现全面智能化的重要力量。目前,32位mcu的应用正快速增长,有望超过8位mcu的份额;而电子产品对低功耗的需求也促使mcu供应商采取各种策略降低器件功耗。
32位产品arm架构领先
从出货量来看,目前8位mcu依然保持领先,但32位mcu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并且,某些传统的8位mcu厂商也开始进入32位mcu领域。不同位数的mcu产品根据其价格、生产工艺、计算能力、寻址空间、集成度、引脚数等方面的差异,分别适用于相对的低、中、高端应用,并各自占据了一定的传统市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界限逐渐模糊,各类产品间也发生相互融合和替代的情况。比如,随着现有应用复杂度的提高,对mcu的性能、寻址范围等要求也随之提高,使得某些应用从采用8位mcu转向16位mcu,甚至直接转移到 32位mcu。有分析机构预计,32位mcu将于2010年在数量上超过8位mcu。
在32位内核方面,arm公司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全球排名前十位的mcu产品供应商大都推出了以arm为内核的mcu。随着armmcu在全球范围的流行,第三方的开发工具的支持不断增加,开发工具的价格在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投身到32位arm嵌入式设计开发中。迄今为止,arm内核在32位mcu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系统性能要求不断提升的应用,单靠采用更先进的工艺和提升主频并非最佳的解决之道,而且会带来功耗过高的问题,同pc处理器从一味的主频竞争到走向多核产品一样,多核mcu也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以满足高性能应用的需求。但多核系统会大大提高系统开发的复杂度,除了硬件本身,还需要解决软件和工具方面的问题,如支持多核的实时操作系统、支持多核调试的软硬件开发工具等,才能实现多核应用的整体平台。
“动静结合”实现器件低功耗
要提高器件性能,单纯地提高时钟频率当然很简单,但在数十兆赫兹以上的高速cpu的工作环境下,必须要克服散热的问题,也就是说,mcu自身的低功耗成了需要首先解决的课题。
对mcu产品而言,评价其功耗应该考核两个指标,即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要最大限度地减小mcu器件在整个使用周期的功耗,必须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工艺优化,以降低晶体管在没有进行开关时的泄漏电流,可以使静态功耗最小化;通过降低晶体管的瞬态电流,以及在设计器件时把执行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钟频率降至最低,就可以使动态功耗最小化;器件必须能够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确保以最小的功耗执行各种不同任务。
st大中国区微控制器产品部高级技术经理梁平以st去年推出的stm32系列mcu为例,向记者介绍了低功耗产品的设计:“stm32采用arm公司的cortex-m3内核,arm公司在设计该内核时就设置了很多规则,通过这些规则,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下关闭不必要的功能;而st在设计stm32产品的时候,同样也设置了很多规则,使得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增加使的次数,尽管略微增加了设计的难度,但这对降低动态功耗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意法半导体stm32系列
产品介绍:stm32是st第一款基于cortex-m3并内嵌闪存的stm32mcu系列产品。最新的mcu配备256kb、384kb或512kb的嵌入式闪存,72mhz增强型系列stm32产品的嵌入式sram容量提高到64kb,36mhz基本型系列产品的sram则提高到48kb。在配有256kb和更高闪存配置的mcu中,增加的嵌入式外设接口包括一个灵活静态存储控制器(fsmc),它支持nor闪存、nand闪存、sram 和compactflash存储器。fsmc还支持英特尔的8080和摩托罗拉的6800液晶显示板控制器并口模式。stm32微控制器还为移动存储提供一个主设备接口,支持sd(安全数字)、sdio(安全数字输入/输出)和mmc(多媒体卡)等。此外,stm32新产品还增加一个支持主从设备模式和采样频率为8khz~48khz的i2s接口。推荐理由:除了自身硬件的优势之外,stm32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选择了cortex-m3内核。stm32得益于cortex-m3的技术,使得自身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的优势,成为目前通用mcu领域性价比最高的产品。stm32系列新增的28款产品,从定位低端市场的36引脚封装到定位高端市场的144引脚封装产品一应俱全,把既有的引脚排列、外设和软件兼容性等核心技术特征延伸到了扩展的产品线。
恩智浦lpc1700系列mcu
产品介绍:恩智浦公司于今年10月推出了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lpc1700系列mcu。该系列产品具有以下特性:支持包括10/100ethernet、usbon-the-go/host/device和双can接口等通信外设,所有这些能够无瓶颈地同步操作,没有总线阻塞;拥有一个真12位模数转换器和10位数模转换器;除了4个uart、3个spi/ssp总线和一个i2s总线,还有增强型快速模式(1mb/s)i2c总线;拥有运行在低于1ua条件下的实时时钟;一个内存保护单元(mpu)能够令存储区域定义为只读,从而保护它们避免被破坏;一个正交编码器接口和电机控制脉宽调制器(pwm),令电机控制灵活而功能强大;cortex-m3r2号修正版内核带有包括唤醒中断控制器在内的增强低功耗特性;与恩智浦lpc2300arm7微控制器系列引脚兼容。
推荐理由:高速度是lpc1700系列最明显的优势。lpc1700系列是可提供cortex-m3微控制器中速度最快的,其设计符合那些在ethernet、usb和can通信中需要同时操作高带宽数据流的客户需求。lpc1700基于新的cortex-m3r2修订版内核,增加了高度集成的功率控制,其独特的唤醒中断控制器(wic)令进出低功耗休眠状态的操作变得顺畅有效率,这将有效地降低器件的动态功耗。
飞思卡尔mc9s12p系列mcu
产品介绍:s12mcu系列是汽车市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16位架构,今年5月,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了基于s12内核、32mhz总线的16位新产品——— mc9s12p系列。该系列具有集成的微控制器局域网(can)功能,缩短了汽车市场的8位和16位器件之间的距离,针对成本敏感且空间有限的中央车身应用。s12p系列为开发人员了提供了适合其应用需求的各种性价比选项,其片上闪存可以从32kb扩展为128kb。该系列还提供了一条向更强大的s12x器件进行平稳移植的路径,使开发人员能够随着闪存和性能要求的提高而扩展其设计。除了提供可扩展的16位性能外,s12p系列还提供7毫米×7毫米小体积48管脚qfn“冲压”封装选项,为空间受限的应用进行了优化。
推荐理由:mc9s12p系列具有16位mcu的出色性能优势,同时保留了8位mcu的入门级定价、低功耗、电磁兼容性(emc)和代码规模效率等优点。s12p系列非常适合于大量中央车身控制应用,如电动门窗、座位控制器、遮阳顶棚、车门模块、低端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助力转向(eps)和看门狗控制。s12pmcu为进入16位can应用市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切入点。


全球EMS行业整体上呈现增长的发展态势
受疫情影响 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幅度将大幅缩减
软件开发企业复旦复华发布2021年报
贸泽电子与格兰特·今原携手推出让创意走进现实系列短片
广东MES系统实施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
32位MCU的应用正快速增长
华为Mate 9保时捷版首日发售秒空,黄牛爆炒到31888!
华为5G承载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超过90家运营商部署 即200G端口发货量全球领先
E现场:OPPO K3最低售价1599元
NI宣布推出ANSI C开发环境LabWindows/CVI
功率型储能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Trifo」在德国柏林IFA家电展上推出了新品机器人Max
消息称明年没有三星Galaxy Note21手机
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购车需求,长安CS35PLUS时尚来袭
使用MAX16046系统管理IC进行排序
3D模型取代了平面效果的显示
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技术——氮化镓、碳化硅
魅族Pro6plus旧旗舰降价!魅族PRO7首发联发科X30让用户木讷,双面屏能否拯救你
通用输入隔离反激式 CC/CV LED 驱动器设计
基于虚拟处理器嵌入式中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