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架构+开放性接口渐成趋势,产业生态趋于成熟

在今日举行的英特尔“5g云网融合线上论坛”线上会议“ran的演进与5g小基站应用”主题演讲中,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gsma、新华三和京信通信在内的多名行业专家和技术大咖们,分享了其对5g开放小站技术发展的见解和看法。
演讲嘉宾们一致认为,开放性是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行业需求,都要求ran向着开放化和虚拟化进行演进。而云化小基站作为目前已经具备商用成熟度的落地用例,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未来随着5g网络向着更高频段进行部署,要求网络密集度进一步提高,对5g小基站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其重要性也愈发明显。
凝聚产业共识:虚拟化架构+开放性接口渐成趋势
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在演讲中表示,目前运营商在5g网络中面临着两个严峻挑战:一是5g基站密集部署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增加;二是供应链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供应商逐年减少,使得运营商在供应商和成本控制上面临很大压力。
针对这两个挑战,业界已经推出了解决方案——虚拟化架构+开放性接口。不过,运营商依然面临着技术成熟度、解决方案可落地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三大难题。
刘鸿指出,接口开放需要标准化,虚拟化和it技术对应的性能优化方案需要进一步探索。他认为,“业界需要一个技术路标,来推动产业的成熟和技术的进步。”为此,gsma成立了一个open networking工作组,得到了董事会25家成员单位的一致支持,几乎所有国内外重要运营商都已经加入其中。
他认为,open small cell会很快成为open ran商用案例的先锋,在open small cell里面,我们有机会去尝试混搭和即插即用,“现在的软硬件成熟度都可以支撑商用。”
产品与应用创新两翼齐飞:产业生态趋于成熟
作为在小站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的老牌厂商,京信通信专家李馨在论坛上表示,针对5g行业需求,京信通信已推出了京信5g+垂直行业基础网络平台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包括轻量级5g核心网、轻量级mec、5g基站系统、cpe终端等。
李馨介绍到,京信解决方案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开放:一是网络能力开放,具体包括mec能力开放、小基站集成mec能力、小基站本地分流能力、openupf能力开放和轻量级核心网能力;二是泛在物联接口能力开放,物联接口开发的特性包括——支持rj45 poe物联接口,物联数据ip回传至mec;通信、导航、定位、物联一体化等。
在谈到京信5g开放平台小基站商用进展时,她表示,自2019年mwc上海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商用5g云小站以来,目前京信通信的基于英特尔flex ran架构的5g云小站已经通过中国移动的实验室业务测试,并且作为中国电信首款5g白盒站已经进行商用开通,到今年6月份,京信通信的全系列5g云小站产品已经实现量产。
李馨重点介绍了以智慧工厂应用案例为代表的5g+垂直行业基础网络平台应用案例。“通过采用京信5g开放平台小基站覆盖京信制造基地园区;5g开放平台小基站+边缘计算,实现5g赋能工厂智能制造,工业制造数据在5g小基站本地卸载,在mec上部署5g+工业制造应用,同时对接企业工业云平台(mes、aps、sap等),我们实现了5g智慧化工厂管理。”
新华三集团运营商事业部资深技术顾问周全则在演讲中表示,在现网中语音业务的70%、数据业务的90%发生在室内,未来5g业务数据量大部分将来自于室内。“我们认为,5g云化小站在室内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新华三集团已经推出了o-ran架构5g白盒化小基站,主要包括室内小站x86虚拟化bbu、扩展交换机rhub和prru,并呈现出云化部署、开放架构和成本优化三个特点。
周全重点介绍了新华三5g云化小站bbu创新形态,他表示,新华三推出的基于otii电信级边缘服务器符合最新的otii电信设备规范,可以直接与电信设备混合部署,满足5g场景需求,并适用物联网、mec、nfv,以及行业的边缘计算应用。
他谈到,新华三5g云化小站可以与行业应用广泛融合。周全介绍到,此前中国移动研究院、浙江移动携手新华三在杭州推动了4.9ghz频段5g小站专网应用,不仅实现了高性能、低时延,同时做到了安装快捷、部署灵活,并且能够实现个性组网、安全管控。
无线智控创新:推动dict与5g无线网络深度融合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奇谈到,5g已成为我国承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基建重点,随着dt、it和ct的融合不断深入,不仅为优化5g网络性能提供了高效手段,也为扩展5g网络服务能力提供了新潜能。
中国移动以行业网需求为基础,提出了“i无线”理念及无线智控平台技术解决方案,以无线原子能力和ai赋能为抓手,融合云原生的微服务架构,增强无线网络性能,支持无线能力的定制和开放。
据介绍,“i无线”体系包括一个智脑和n个应用,智脑是“i无线”的核心部分,包含平台、数据和算法。平台即ric无线智能管控平台,能够进行精细化的网络管控和无线能力定制,利用人工智能的环境感知和预判能力,提升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数据是i-data,具备无线大数据采集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和训练支持ai算法的运行;算法是i-rrm,通过无线多网协同智能调度,辅助提升传统基站内rrm的能力,支持行业网的特殊需求。通过智脑赋能5g网络,拓展面向ct的增强和面向dict的融合应用。
“ric可以提供无线侧的数据分析,辅助基站进行数据处理并实现智能化功能,其中包括网络状态预测、业务质量感知和无线增值服务等,同时提供无线能力定制和无线信息开放。”孙奇表示。
在谈到无线智控平台的产业验证和研发进展时,她介绍称,通过推动国际标准的深入讨论,目前已形成了对无线智控平台的业界统一认识,部分厂商已经开始研发无线智能管控平台, 在vr业务优化、多载波负载均衡等场景下开展了验证性研究工作。
其中,部分5g云小站厂商及软件服务服务商,已经开始研发基于服务化架构的无线智能管控平台,以实现无线性能增强、 提供增值无线定位能力和面向vr业务的业务体验保障能力;同时,中国移动也在联合5g云小站厂商,在工厂园区面向ar远程巡检、工业视觉等业务,研究验证基于无线智控平台的业务sla质量评估和预测、无线切片/业务质量确定性服务保障能力。


环旭电子推出PCIe Gen.5量产测试平台解决方案
增芯项目搬入首台生产设备,预计2024年6月通线
NI推出了全新的4 GHz车载雷达测试系统
安达发|终结生产瓶颈!APS成为制造业刚需
5G和安防会为无人机改变什么
虚拟化架构+开放性接口渐成趋势,产业生态趋于成熟
曝华为P40 Pro配备一颗5120万像素RYYB相机
水芯M12359系列芯片首创PD3.1快充放电平台
菲律宾首都封城没影响 MLCC市场价格持续回落
基于RFID 技术的世博会门票系统设计
瑞萨向OKI Data出让部分半导体前端生产线
linux入门级常用命令介绍
阿里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从极致单品到基础设施,构成了战略三步曲
新型储能系统有哪些
索尼IMX CMOS产品大盘点 3系Exmor RS CMOS参数对比
Bourns推出四款全新大功率电流检测电阻系列助力能效提升
薄膜表面瑕疵检测设备的原理及特点
一个小屏幕如何为Apple Watch提供不同功能的层
控制与保护开关能够分成的型号规格都有哪些
岚豹激光扫地机器人评测 智能音箱语音操控清洁只需动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