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降噪耳机设计实战篇(五)

第五章 走向量产
功能样品出来后,第一时间给到测试工程师做ui测试,验证软件与硬件,以及各操控方面的细节.同时第一时间安排做可靠性测试:
esd
可靠性测试有很多,比如高低温,跌落,防水,滚桶,温度保护测试等就不一一述说了,但是在做滚桶测试时发现有充电顶针脱落现像,如下图:
开始怀疑是smt的温度没有调好,与贴片工程师沟通后,反馈说贴片工艺流程没有问题,由于开始没有对这个问题给予重视,直至到试产阶段时,品质工程反馈仍然有这个问题时才重视起来,经过反复的验证才找到原因:
在试产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还是anc的问题,在做功能样机的时候,anc效果觉得还可以,但是一到试产后,发现问题很多:
1. 一至性很差
2. anc数据偏低,研发的设计要求是25db或以上. 但是上线实测发现有很多达不到这个要求.
产线声学测试设备
最开始是请设备商调调试参数,怀疑设备没有调好,但经过几论校正,没有问题. 于是又回到研发和生产环节找原因.
整个整改过程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验证及总结,才找到规律:
1.喇叭,喇叭的anc参数确定好了后,一定不能任意改动; 刚开始时由于经验不足,为了优化音乐品质,改了喇叭的参数,导至anc达不到要求. 而且喇叭的曲线和失真要全测.
曲线图
2.腔体的密封性,主要包括喇叭腔体的密封和mic的密封,这对生产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耳机内部空间非常小,要做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曾经有一些硬件工程师,做音响方面的,转行做耳机有不适应的问题,因为做音响的pcba是比较大的,元件也基本上是0603的,pcb也是两面板比较常用,而耳机板都是0201的,非常小,pcb也基本上是4层板和6层板.
3. 泄音网的目数,这个对anc数据也有影响,所以在研发阶段确定好后,也不能随意改动.
在试产时还发现另外一个问题,anc通透模式打开时,用手摸降噪 mic的孔,有萧叫现像;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mic的增益偏大,二是密封不好.
综上所述,研发的设计参数一旦确定没问题后,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就决定了产品的直通率了. 当然研发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生产工艺的实现.
本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没有说到,那就是rf的设计,调试.  有空的时候会专门整理下写一篇rf方面内容.
马上就要过年了,祝看到我文章的读者新年快乐!


销量最好的智能手机:iPhone X出货量达2900万台,中国贡献700万
视觉检测技术的出现使检测字符编码不再是难题
负氧离子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特色及应用方案
Sensirion室内空气质量传感方案
苏州博智慧达激光视觉传感器系列
蓝牙降噪耳机设计实战篇(五)
和SIMCom一起解锁医疗物联网IoMT
揭密OPPO手机视频拍摄EIS效果新突破
怎样在树莓派上使用OpenHAB
MEMS产品与技术,让创新超越一切可能
薄膜按键厂陈述薄膜开关的几种类型
明基入门级电子阅读器产品—K60
新春出街必备:苹果iPad mini 2
无线通信模块种类
无人机可以通过电脑LED光线窃取数据!逗我呢?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太阳能微型逆变器方案
以网约车业务为根本的滴滴能否做好自动驾驶力战四方?
RF CMOS技术的毫米波雷达方案
深度分析全球范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布局趋势
PCB最小颈口长度连接到0603的焊盘布置规则资料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