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自动驾驶行业原本平静的一周在最后一个工作日被打破,先是软银宣布给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部门 cruise amation(以下简称 cruise)投资 22.5 亿美元。随后,自动驾驶行业领头羊 waymo 也不甘示弱,它打碎了家里的“存钱罐”,一次向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订购了 6.2 万辆 pacifica(裸车价约 25 亿美元),将 waymo 自动驾驶车队规模扩大 100 倍。这场疯狂的投资风暴背后有什么故事呢?且听我们细细道来。
软银为何偏偏挑选了 cruise?
软银投资顾问公司执行合伙人 michael ronen、通用总裁 dan ammann、通用 ceo mary barra 体验 cruise 自动驾驶汽车
软银这笔巨额投资正是赶在通用的竞争对手们,包括特斯拉、waymo、uber在内的主机厂、科技公司纷纷在自动驾驶以及相关出行市场加码布局时导入的。
对软银而言,cruise 在自动驾驶软硬件整合能力有优势,而通用是能够提供大量车源的主机厂,再加上软银本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投资,三者结合势必会形成很高的竞争壁垒。
软银投资顾问公司的执行合伙人 michael ronen 表示:软银几年来一直在关注自动驾驶行业。他表示,软银决定投资通用汽车和 cruise“出于若干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通用对于安全的重视。同时,通用能够大规模生产汽车的能力、通用和 cruise 之间的“无缝合作关系”都是软银投资的原因。当然,cruise 身上的活力和创新力也是让软银掏钱的一大因素。
ronen 表示,合作双方已经达成共识,未来至少 7 年内不会从该投资中套现。在上周四当天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是否计划将 cruise 剥离成立独立运营的子公司?”,通用汽车 ceo mary barra 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称“会做出最有利于股东的决策”。
对 cruise 而言,有了这笔资金,cruise 明年的商业部署就从容多了。
为什么自动驾驶行业流行“拉帮结派”
像通用这样的汽车厂商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时有两大优势:一是丰富的造车经验,二是庞大的汽车工厂。类似 waymo 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有自己的两大优势:一是丰富的程序员储备,二是堆积如山的现金流。
本周的投资风暴后,两家公司的水桶短板都基本补齐,它们可以继续安心做这项历史性的大工程了。
大多数业内人士都会认同这样一个观点:通用和 waymo 都需要在自己的弱项上加大投资,但这样的投入在多年之内都难见成效。现在,waymo 不用自己造车,通用则可以把资金花到更需要的地方,双方都皆大欢喜。
对通用来说,软银的入局确实是一场及时雨,此前底特律巨头已经被迫撤出欧洲、俄罗斯与印度市场,因为它们在这里投资研发的新车型实在是无利可图。
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是个纯烧钱的领域,它无法为厂商带来任何收益。
因此通用 ceo mary barra 在投资上显得有些裹足不前,毕竟这一项目会直接吃掉通用 10% 的运营利润。至于 waymo,则从来没担心过钱的问题,毕竟它背后的母公司 alphabet 现金储备超过 1000 亿美元。
软银愿景基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向汽车租赁公司投资了 200 亿美元,投资对象就包括 uber 和滴滴出行。据悉,软银 ceo 孙正义计划建立共享汽车的全球网络。
早在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出行产业还没有火起来的时候,软银已经率先投资了滴滴和 uber,而之后陆续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已有百家之多。通过大手笔的买入,软银正不断获得未来出行产业的主导权。这些投资动态,都显示了软银在自动驾驶和出行行业拥有着十足的野心。
所以,此次软银投资 cruise 并非一时冲动,消息人士称软银在签字之前对 cruise 做过详尽的技术研究。
对通用而言,拉软银上船就能得到整个科技世界的支持,毕竟除了上述提到的打车巨头们,软银还投资了两家令人“闻风丧胆”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和 arm。
同时,软银的加入也证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通用已经不是硅谷人眼中的“行动迟缓的恐龙”。
两年前斥资 5.81 亿美元现金(加上各种奖金其实通用花了 10 亿美元)收购 cruise 时,通用看重的是如何赶上 ai 与汽车结合的快速列车,cruise 也没让通用汽车失望,这家新创公司一直在自我增值。
在拿到了软银投资后,cruise 的估值已经冲到了 115 亿美元,成为了一家不折不扣的超级独角兽公司。
谷歌初代无人车:firefly(萤火虫)
通用疯狂融资的当口,waymo 则在疯狂购车。
相继从捷豹和 fca 下了两个大单后,未来 waymo 的车队将拥有 8.2 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这些车辆将成为 waymo 自动驾驶打车服务的中流砥柱。
不过,这么大数目的车辆到底何时才能交付可是要打个问号,毕竟 8 万辆车覆盖两三个市场都够了。
waymo ceo krafcik 给出了一个口号:“我们不是在造车,而是在打造更棒的驾驶员。”可想而知,未来这句口号不但会成为 waymo 自动驾驶系统的销售话术,还会成为 waymo 传递给传统汽车行业的宣言——它们不会掺和造车这件事。
除了 fca 和捷豹,未来 waymo 的合作伙伴名单可能会不断加长,日本巨头本田也是备选项之一。
“在走向自动驾驶的道路上你不能选择独行,因为它的投入是在太大了,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笑到最后。”一位长期关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人表示。
waymo 到底比 cruise 强多少?
waymo 在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先地位毋庸置疑,但它到底比通用旗下的 cruise 强多少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
首先,从自动驾驶打车服务的部署上,waymo 就至少要领先 cruise 一年时间,今年年内能顶着这个光环的只有 waymo 一家。
反观 cruise,它在自动驾驶上的决心更大,这家公司直接取消了车上的方向盘和油门踏板,这也是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目标(这样的设计目前还没得到政府部门的首肯)。不过,cruise 的打车服务明年晚些时候才能上线。至于其他公司,恐怕得等到 2020 年之后。
未来三年内,几乎所有自动驾驶公司都能拿出自己的测试车,即使水平再差,它们的车辆至少也能以较低的速度在固定线路上完成自动驾驶。
当然,各家公司的终极目标也不是 level 4,即使现在只有 waymo 载人(非工作人员)测试过该级别车辆。至于 level 5,现在只是一个幻想。
眼下,waymo 测试车的足迹已经覆盖了 25 个城市 500 万英里(约合 800 万公里)的道路,仿真模拟更是超过 10 亿英里(约个 16 亿公里),waymo 甚至能每周对自动驾驶软件进行升级。对 waymo 的测试车来说,旧金山的道路和高速公路已经是小菜一碟。
在脱离率上,waymo 也是当之无愧的领先者。同时,waymo 的测试车在 25 万英里的测试中,只发生了 3 次小事故,而通用的测试车跑了 13.2 万英里就除了 22 次事故(加州测试的公司一共就发生 27 起事故)。
虽然排名第二的通用看似被 waymo 全面碾压,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通用在底特律北部有专门生产 bolt 自动驾驶测试车的工厂。这就像个定心丸,通用至少不会被生产卡脖子,还能有效控制成本。不过,安装了各种传感器的自动驾驶版 bolt 成本依然高达 20 万美元。要知道,传统版本的 bolt 要价仅为 3.5 万美元。
其次,在行驶速度上,通用也稍显落后,它的测试车最高时速 25 英里/小时(40 公里/小时)。一旦未来用上了 strobe (去年被通用收购)的激光雷达,测试车速度就能提上来,而新的激光雷达还能帮助通用节省数千美元成本。
现在,通用 cruise 已经从一家只有 40 名员工的小公司,成长为一家超过 800 名员工的独角兽。同时,它已经在美国多个城市测试了大约 180 辆自动驾驶测试车。
很多分析师表示:cruise 和 waymo 是当今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不过,在他们走向商业化之前,还是得先解决安全问题,特别是 uber 在这个领域栽了个大跟头之后。毕竟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生命交到机器人手上,如果安全不到位,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上路,一切都运转不起来。
另外,考虑到技术和制度方面的阻碍,cruise 和 waymo要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公司,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智能锁的“高温自动解锁”功能究竟是否有必要
自研编程语言:Unilang 的语言设计
小米支付将在今秋上线 与苹果三星争夺NFC支付市场
PROFIBUS DP总线I/O设备的开发研究
如何结合TensorFlow目标检测API和OpenCV分析足球视频
软银为何偏偏挑选了Cruise?为什么自动驾驶行业流行“拉帮结派”
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简单介绍下常见的杂波模型
笔记本氮化镓充电器和普通充电器区别在哪
NASA与9家美国航空航天公司合作 向月球发射小型机器人着陆器
高性价的蓝牙耳机推荐,必不可少的时尚配件
5G大规模天线系统结构组成及如何更好的服务系统需求
如何选择补偿式硅压力传感器
Wi-Gig在Wi-Fi的未来有一席之地吗?
语音通信中的自适应噪声对消系统原理与设计
NAND Flash应用分布概况
成都博高推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RFID模块门禁系统设计
温度补偿涡街流量计的主要特点和技术参数
电子电路知识 各种放大器电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