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万物联网时代的到来,5g正润物细无声地重塑人类社会。5g商用一年,企业加速告别旧生存方式,面临以合作为基础的新竞争。那些创造着未来智联世界运转“养料”的公司,以及参与数字基建的5g从业者们,他们一边改变这个世界,一边在不断变化的生态中发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华为在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mbbf)提出了5.5g,多出的“0.5”又拓宽了多大的想象空间?5g的下一站驶向何方?
新年到来之际,著名学者、商业评论家吴伯凡,物联网智库创始人、5g产业促进中心秘书长彭昭,华为无线营销副总裁朱慧敏、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周运 等人相聚在5gforgood 新年档特别节目《5g请回答》,大家以茶会友,并以红黄蓝这三种不同茶色为对话轴,畅谈5g的现在与未来。
我们为什么没有大范围感受到5g的存在?
周运展示了央视今年运用5g的两个经典的场景:一个是央视将5g技术用到对武汉雷神山、火神山云搭建直播中,全国人民都当了云监工;还有一个是央视直播珠峰高程测量,5g信号覆盖到了珠峰顶上。
除了如上相对特定的应用场景,5g到底在哪些地方是真实生根发芽了,这一年为什么大家对5g感知并不如想象强烈?
对此,吴伯凡表示5g尚处于播种期,呈现渗透性,渗透在各种各样的生产、服务与产品里,润物细无声。“如果把5g发展周期理解为四个春天,现在是立春,可能雨水都没到,到了惊蛰,万物萌动,大家可能感受更深。”
彭昭表示5g的“惊蛰”是一个正态分布的周期,各行业进入“惊蛰”早晚不一。朱慧敏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比如一些传统行业需要数字化转型时间,存在辅导期或是孵化期。“今年一年,2亿用户感受到了5g速度,但4g累积2亿用户花了好几年,5g的发展速度超过上一代技术 。”
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朱慧敏: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对5g可能有一万个不同的感觉。一方面,5g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约涉及到3-4年的建设期;另一方面,创新技术在一个社会系统被运用的人数达到了10%到20%,这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我们还需要等待一下。
不能用一个百米冲刺的运动员的规则,来评判一个马拉松运动员
彭昭:今年是千行百业的头部企业在做示范。在此过程中,大家“混血”推动5g发展落地,所有参与者形成合力才能把一个5g的项目做好。以智慧矿山为例,之前没有智慧这个词,它就是一个传统的煤矿,最深位于地下500多米,现在通过5g直接把信号传到地面,就不用像以前一样派工人下到矿底工作。5g很好地解决了之前行业的痛点,并加速向传统行业渗透。
5g就像空气一样,它不在,你就会很难受。
吴伯凡:与4g、3g都不太一样,5g是非连续性的。例如我今天喝到的这杯茶,包括下订单等整个供应链有可能会用到5g,但是你喝到的就是这杯茶而已。我们对5g感受越来越间接,就像空气一样。它在你身边,你不觉得它在;但是它不在,你就会很难受。
5g到底强大在哪里?
5g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使能万物智联。3g开启了移动互联网,4g令移动互联应用全场景落地,而5g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在节目中的黄色思考时间,谈及各自印象深刻的5g应用场景,几位嘉宾不约而同提到了5g在远程诊疗中的运用,据朱慧敏在节目中表示,截至今年年底,国内已有数千家医院部署了5g。
5g实现毫秒级的传输时延要求
朱慧敏:远程诊疗对上行带宽要求非常高。相比4g,5g让视频连线更加清晰。清晰的意义在于它能更好去远程辅导医生。例如远程指导县级市的医生来做超声针刀诊疗,这个时候辅以一个视频摄像头的回传,还有超声回传,医生能清晰知道针位到哪。这种远程操作不再是故事,不再是科幻小说,它真实发生。
吴伯凡:时延在医疗上是人命关天的事。时延理论上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但是你要把它缩短到以毫秒计。
5g构建神经网络,迅速做出反应
周运:5g现在是在构建一个“神经网络”,这个网络更像一个社会,甚至于能够直接和我们人体马上产生反应。
吴伯凡:比如说现在的供应链,过去基本上是在传递信息、物流和信息流。未来供应链演变成一个神经系统,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这个演变过程的底层基础就是5g。
彭昭:这是一个5g的超能力,即边缘计算与边缘智能的能力。
朱慧敏:作为一个基础平台,5g和边缘计算、云,还有人工智能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爆发更多想象。所以5g网络要建好,云要跟得上,ai要跟得上,才会有更强大的聚变效应。
5g助力机械视觉,完全把人解放出来
周运:今年还有一个让我很震惊的事情,就是“黑灯工厂”,工厂完全不开灯,但里边机器全看得见,机器在这个完全黑暗的过程中运行自如。
吴伯凡:它不需要看见。
彭昭:很多种高清、超高清的视频不一定是给人看的,而有可能是给机器看的。机器之前只是能看得清,有了超高清视频机器能看得懂,能代表人来完成很多东西。例如章鱼的每个腕足上都有小脑控制终端,这也类似智慧工厂运行方式。很多机器视觉不需要人的干预与介入,完全把人解放出来,让人可以做更多发挥智力型的事情。5g在这过程中,确实发挥着从0到1开天辟地的推动力。
“切片”满足“碎片化”
周运:这么多行业带着各自需求进入5g时代,这么大量碎片化需求聚集在一起,5g如何确保它们能被满足?
朱慧敏:行业需求虽然呈现碎片化,但都处于一个基本范畴之内,比如低时延、高可靠、高精度定位和上行带宽。这些需求可以放在一套物理基础设施上。一套物理网上面产生很多逻辑切片,来满足不同的行业,并使效率最大化。
吴伯凡:周密化过程是未来满足碎片化需求的一个总路径。5g是一个起点,5.5g就是向周和密进一步迈进的过程。
5g的下一站在哪里?
在蓝色思考时间,周运展示了宁波的舟山港照片。通过5g的技术赋能后,舟山港效率大大提高。未来,大家可能还会看到哪些更加有想象力的5g运用方向?
老场景也要发新芽,5g可以持续演进和增强
朱慧敏:老场景也要发新芽。例如早就商用的全息技术,该技术对带宽时延要求更高。未来行业怎么把带宽跟时延结合,并将从中衍生出来的全息商用场景做得更好?5.5g提出来的背景正是华为在5g赋能万物互联的过程中,在跟千行百业合作过程中,识别出来一些潜在需求,进而反推网络能力持续演进与增强,更好地服务物联。当网络内升了速度、时延与连接能力以外,如果再内生一些能力,比如定位能力,感知能力等,那5g网络物联的场景更无法想象。
从一个产品商变成了一个万物运营商
彭昭:其实从5g到5.5g,它是从一个三角形变成了一个六边形,覆盖更周密。再进一步发展,我觉得它会把各个场景都覆盖到,新商业模式和新的企业物种由此诞生。比如传统煤炭公司,那现在公司可以追踪煤炭卖到哪儿,被谁烧了,烧了之后粉尘怎么样,反馈怎么样,这个链条被持续追踪,企业就从一个产品商变成了一个万物运营商。
没有基石,其他的想象就无从谈起。
朱慧敏:我所在的ct(通信技术)行业会尽所有的创新能力让这个网络更加坚实,让所有具备想象力的天才们开发出更多的应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我们是一个数字基石。没有基石其他的想象就无从谈起。
结语
5g自去年快速商用以来,动能在不断增长。据12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2020年我国新建5g基站数达58万个,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全国所有地市都实现了有5g覆盖。越来越多企业与人成为5g生态的共建者,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变得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又随手可得。
正如红黄蓝以不同的比例组合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缤纷色彩,5g整体网络生态一旦成功构建后,各种场景应用都能由它召唤起来,新的物种大爆发或超出想象。蓄势之际,会有更多以华为为代表的践行者与创新者出现,他们夯实数字基石,推进生态合作,引导推动整个社会生态拥抱变革,持续前行。
原文标题:5g请回答:从5g到5.5g,畅想万物智联下一站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华为无线网络】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安装热继电器的注意事项,热继电器的试验和调整有什么要求?
DeepMind最新提出“神经算术逻辑单元”,旨在解决神经网络数值模拟能力不足的问题
区块链投票:一个去中心化的投票平台能让投票变得更高效吗?
中国移动黄宇红:加大6G应用基础研究,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社会共生长
电子元器件应用要点及识别
从5G到5.5G,畅想万物智联下一站
各路诸侯纷纷出绝招,谷歌独霸自动驾驶汽车地图市场的现状被打破
工业机器人是如何来完成日常工作的
国产大飞机C919加速 又有3架将进行首次试验飞行
200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同比降11.4%
英飞凌LED驱动方案获2012全国优秀IC和电子产品解决方案大奖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要逆天!12大传闻汇总
惊现“黄金版”共享单车,这才是共享单车里的SVIP
工业3D虚拟仿真交互机床系统
深入探讨有关光刻机的知识
苹果发布iOS 12.5.1修复covid-19跟踪系统
Numonyx和Macronix第四季度加热NOR闪存市场
Linux的CentOs安装步骤
苹果设计无线系统还原功能,消除使用计算机操作iOS设备的需要
这些手机都能升级华为鸿蒙OS操作系统 你知道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