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无电池自供电传感器,实现环境能量获取

mit科研团队研发出无需电池即可自供电的传感器,充分利用环境能源完成任务。此装置摆脱电池及维护更换困扰,轻松植入不易触达之处,如船用发动机内,持续收集机器功耗和运行信息。
通过优化设计的温度感知设施,此传感器能从传输电力的电线附近产生磁场的环境中汲取能量。只需要靠近与电机相连的输电线路,便可自动收集并储备能量以监控电机的温度变化。
据麻省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eecs)教授,电子实验室成员史蒂夫·李布(steve leeb)介绍,该传感器工作原理为在特定的焊接接头上收集能量,使其易于安装布置。
相关论文已在ieee传感器期刊1月特刊中发布,提供了针对能量回收传感器的设计指南,帮助工程师在环境中的可用能源与感知需求间寻找平衡。同时提供了关键元件及控制能量流动的流程图,目标不仅限于收集磁场能量的传感器,亦适用于采用其他能源来源(如振动或太阳光)的传感器部署。
在环保、廉价且安全方面,这项设计架构有巨大潜力。只需对工厂、仓库和商业空间进行布局,便可形成一个集成度高的传感器网络,解决安装和维护成本问题。
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三项:系统启动优化;顺应环境能源;尽量减少维护费用。他们具体步骤如下:利用先进的集成功率和晶体管网络技术,使系统可在无初始电压状态下启动;设定到达一定量度阈值后再开车;在不依赖电池前提下有效导入与转化所获得的能量,减少火灾发生概率;优化储能技术,采用小型电容器替代电池并预设充电时间上限,保证设备正常启动与收集电能;为满足长期监测需求,设计足够容量的电容器即便因时间流失部分能量,仍能保持适当的能量供应量。
最后,他们还开发了一系列控制算法,用于动态测量和预算设备收集、存储和使用的能量。微控制器是能量管理界面的 “大脑”,它不断检查储存了多少能量,并推断是否要打开或关闭传感器、进行测量,或者将收割机调到更高的档位,以便收集更多能量,满足更复杂的传感需求。
利用这一设计框架,他们为一个现成的温度传感器构建了一个能量管理电路。该设备收集磁场能量,并利用磁场能量不断采样温度数据,然后通过蓝牙将数据发送到智能手机接口。
研究人员使用超低功耗电路设计该设备,但很快发现,这些电路在崩溃前可承受的电压有严格限制。收集过多电能可能导致设备爆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们在微控制器中安装了能量收集器操作系统,一旦存储的能量过多,该系统就会自动调整或减少能量收集。
未来,研究人员计划探索能耗较低的数据传输方法,例如使用光学或声学。他们还希望更严格地模拟和预测进入系统的能量,或传感器测量所需的能量,以便设备能有效地收集更多数据。

工厂低压用电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防护措施
SK海力士斥巨资建设新的半导体生产线M16
五人表决器电路设计方案汇总(五款模拟电路逻辑图及原理图详解)
如何用算法来压榨MCU的性能
在传统印刷工艺中植入 NFC 芯片可通过中国邮政 App 读取芯片内容
麻省理工无电池自供电传感器,实现环境能量获取
超28小时续航 荣耀亲选Earbuds X2双11超低折扣
NASA使用HoloLens模拟“蜻蜓”登陆土星泰坦计划
区块链颠覆人类未来生活?究竟有没有未来
突发!软银集团发生人事变动:首席战略官计划离职
不同的电容在整板EMC有什么作用
无功补偿设备过修和欠修是什么意思
数字音频质量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并存的局面
Diodes推出高电压、符合汽车规格的霍尔效应锁存器
米质判定仪的作用是什么,能为我们带来哪些便利
智能家居行业有望跨入成长期,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打开
这就是三星Note7的补偿条款!对待中国用户这样交代?
开关型传感器的简单应用介绍
如何使用 Hi-Z 缓冲器简化AFE设计
逻辑设计中常用的Stream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