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kg与pcb系统
随着人们对数据处理和运算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子产品的核心—芯片的工艺尺寸越来越小,工作的频率越来越高,目前处理器的核心频率已达ghz,数字信号更短的上升和下降时间,也带来更高的谐波分量,数字系统是一个高频高宽带的系统。对于一块组装的pcb,无论是pcb本身,还是上面的封装(package,pkg),其几何结构的共振频率也基本落在这一范围。不当的电源供应系统(pds)设计,将引起结构共振,导致电源品质的恶化,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元器件密度的增高,为降低系统功耗,系统普遍采用低电压低摆幅设计,而低电压信号更容易受到噪声干扰。这些噪声来源很广,如耦合(coupling)、串扰(crosstalk)、电磁辐射(emi)等,但是最大的影响则来自于电源的噪声,特别是同步切换噪声(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e,ssn)。
通常整个pds系统除了包含电路系统外,也包含电源与地平面形成的电磁场系统。下图是一个电源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 典型的电源传输系统示意图
2.pkg与pcb系统的测量
一般在探讨地弹噪声(gbn)时,通常只单纯考虑pcb,且测量其s参数|s21|来表示gbn大小的依据。port1代表ssn激励源的位置,也即pcb上主动ic的位置,而较小的|s21|代表较好的pds设计和较小的gbn。然而一般噪声从ic上产生,通过pkg的电源系统、再通过基板via和封装上的锡球的连接,到达pcb的电源系统(如图1)。所以不能只单纯考虑pcb或pkg,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描述gbn在高速数字系统中的行为。
为此,我们设计一个pds结构(如图2),来代表pkg安装在pcb上的电源系统。
图2 bga封装安装在pcb上的结构和截面示意图
使用网络分析仪(hp8510c)结合探针台(microtechprobe station),量测此结构之s参数,从50mhz到5ghz。测量上,使用两个450um-pitch的gs探针,接到pkg信号层的powerring和ground ring上。这个测量结构如图3。
图3 bga封装安装在pcb上的结构测量示意图
pkg+pcb结构量测s参数的结果如图4所示,同时我们也做了单一pkg和 pcb的量测结果,通过对比来了解整个pds系统和单一pkg和pcb之间的差别。
图4 bga封装安装在pcb上的量测结果
从图4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考到三种结构的gbn行为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考虑只有单一pkg时的s参数,在1.3ghz之前的行为像一个电容,在1.5ghz后才有共振模态产生;考虑单一pcb,在0.5ghz后就有共振模态产生,像0.73ghz(tm01)、0.92ghz(tm10)、1.17ghz(tm11),其gbn行为比单一pkg更糟。最后,考虑pkg结合pcb,可以看到在1.5ghz之前,比单一pkg多了三个共振点,这些噪声共振来自于pcb,通过锡球、via等耦合到pkg的电源上,这会使pkg里的ic受噪声影响更严重,这跟只考虑单一pkg或pcb时有很大不同。
3.去耦电容对电源噪声的影响
对于电源平面噪声传统的抑制方法是使用那个耦合电容,对于去耦电容的使用已有很多研究,但电容大小、位置、以及个数基本还是基于经验法则。
去耦电容的理想位置
为了研究去耦电容位置pds的影响,我们用上述pkg+pcb结构,分别在pkg和pcb上加去耦电容或两者都加上去耦电容,通过量测|s21|来研究去耦电容的理想摆放位置。
图5 去耦电容安装在pkg和pcb上
如图5所示,我们摆放电容的位置分三种情况,一是在pkg上加52颗,二是在pcb上加63颗,三是在pkg和pcb上同时各放置52和63颗,电容值大小为100nf, esr、esl分别为0.04ohm、0.63nh。量测结果如图6。
图6 加去耦电容于不同位置的|s21|比较图
首先,把低频到5ghz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开始低频到500mhz左右,不管在pkg或pcb上加去耦电容,相比没有加电容,都可以大大降低结构阻抗,减少gbn干扰。第二,对于0.5ghz~2ghz,在pkg上和同时在pkg与pcb上加去耦电容,对噪声抑制效果差不多。可是如果只在pcb上加电容,可以看到在800mhz附近多了一个共振点,这比没有加电容时更糟。所以我们只在pcb上加电容时要特别注意,可能加上电容后电源噪声更严重。第三,从2ghz~5ghz,三种加电容方式与没加电容相比,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此阶段超过了电容本身的共振频率,由于电容esl的影响,随着频率升高,耦合电容逐渐失去作用,对较高频的噪声失去抑制效果。
去耦电容esr的影响
在pkg结合pcb结构上,放置12颗去耦电容,同时改变去耦电容的esr,模拟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发现,当esr值越来越大,会将极点铲平,同时零点也被填平,使s21成为较为平坦的曲线。
图7 去耦电容的esr对|s21|的影响
去耦电容esl的影响
在pkg结合pcb结构上,放置12颗去耦电容,同时改变去耦电容的esl,模拟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中我们发现,esl越大,共振点振幅越大,且有往低频移动的趋势,对噪声的抑制能力越低。
图8 去耦电容的esl对|s21|的影响
去耦电容数量的影响
由前面的结果知道,电容放在封装上效果更好,所以对电容数量的探讨,以在pkg上为主。在前述pkg+pcb的结构上,pkg上电容的放置方式如图9,模拟结果如图10。
图9 封装上电容的放置位置
图10 电容数量对|s21|的影响
从测量结果可知,加4和8颗时,在0~200mhz,能有效压低|s21|,但在400mhz附近产生新的共振点,而把之后的共振点往高频移动。当加入12~52颗后,同样压低低频|s21|,且把400mhz附近的共振点大大消减,高频共振点向高频移动,且振幅大为缩减。
随着电容数量增加,对噪声的抑制更好,从4~8颗的300mhz,提升到1.2ghz(52颗),所以增加电容数量,有助于对提高电源的噪声抑制能力。
去耦电容容值的影响
在pkg和pcb的组合结构上,放置不同容值的电容,模拟结果如图11。
对加入100nf和100pf做比较,0~300mhz间,100n大电容有较好的抑制效果;500~800mhz,100p小电容有较好的效果;而加100n电容,会跟整个系统结构在400mz产生共振;当使用100n+100p,200~600mhz,比单纯使用100n和100p差,而更低频或更高频也没有单一容值好;当使用100n+1n+100p三种容值时,产生了更多共振点,在电子系统中要特别小心,如果电路产生的噪声刚好在共振频率点,则噪声被放大,对信号产生影响或辐射。
所以对电容容值的选择,应根据要抑制的频段来决定,频段决定后根据电容的共振点选择电容,越低的电容esl和esr越好。
图11 混合不同容值电容的模拟结果
板层厚度的影响
首先,固定pcb电源与地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7mm,改变pkg电源层厚度依次为1.6mm、0.8mm、0.4mm、0.15mm,结果如图12所示;当pkg电源层厚度越来越高,第一个零点向低频移动;从前面结论知道,2ghz前的噪声来自pcb,从结果来看pcb耦合上来的噪声也变大了,而2ghz以后主要受封装影响,可以看到|s21|也随厚度而变大,所以pkg电源平面的厚度对s参数影响是很大的。
图12 不同pkg电源层厚度对|s21|的影响
接着,我们固定pkg厚度为0.15mm,分别改变pcb厚度为0.15mm、0.4mm、0.8mm、1.6mm,pcb厚度对s参数的影响结果如图13所示,可以看到pcb电源层厚度对整体趋势影响并不大,只有低频部分少有差异,厚度增加第一个零点小高频移动,高频部分只稍有差异。
图13不同pcb电源层厚度对|s21|的影响
电容摆放距离的影响
我们知道去耦电容的位置距离噪声源越近越好,因为能减少电容到噪声源之间的电感值,让电容更快的吸收突波,降低噪声,达到稳定电压的作用。同样降低电源层厚度能减小电源平面寄生电感,也能起到相同作用。在模拟上我们改变电容在封装上和测试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7cm和0.2cm,pkg和pcb电源层厚度分两种情况,第一种pkg 0.15mm和pcb 0.7mm,第二种情况,pkg1.6mm和pcb 0.7mm,电容100nf、esr 0.04ohm、esl 0.63nh。
图14 电容与测试点的距离
图15不同电容与测试点的距离|s21|模拟结果
由模拟结果得知,当因为封装结构或绕线问题,不能把电容放置在噪声源附近是,我们可以藉由减低pkg电源层厚度,减少噪声的影响。
4.结 论
最后,我们对高速数字电路如何中抑制噪声做一总结。首先,去耦电容的理想位置是放置在pkg上;esr增大虽能把极点铲平,但也会导致共振频率深度变浅,电容充放电时间增大,会失去降低电源平面阻抗的功能;电容esl增大会加快共振点后阻抗上升速度,所以esl越低越好;电容数量越多越好,电容墙可以提高隔离效果;电容容值的选择,需要根据噪声频段来选择,尽量不要多容值混用,虽然这样能增加噪声抑制的频宽,但也会增加共振点数量,如果噪声刚好落在共振点上,叠加的效果可能会更严重;pcb电源平面厚度对pkg上的s参数几乎没有影响,但在低频,pkg上板层厚度却会影响pcb耦合上来的噪声大小,pkg板层越薄耦合上来的噪声越小;高频部分,主要受封装影响,pkg板层越薄,|s21|值越小。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院的应用
各主要尺寸液晶面板试探性涨价亦难以持续
ADI ADMV1014 24-44GHz宽带微波下变频器解决方案
关于基于DSP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研究
Intel 14nm产能不足还是没有解决,SSD市场也受到影响
总结高速数字电路如何抑制噪声
音圈电机模组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3nm芯片之争,牵一发而动全身
HFAN-08.2.1:用于热电模块的PWM温度控制器
华为AI音箱2e:萌趣表情互动+AI语音+智慧家居控制
DS3144成帧器与DS3154线路接口单元(LIU)的连接
AIOT为安防拓展更大市场 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电化学检测系统
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截面选择要求有哪些
武汉凯迪正大KDRB-ZC变压器绕组阻抗测试仪
汽车市场正在成为半导体行业最重要的市场
尘埃落定!Intel官网宣布退出 5G基带业务
【服务器数据恢复】HP LeftHand存储raid5数据恢复案例
嵌入式技术的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中国移动、华为,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