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磁材专家这条路上,他已走了20余载

谭福清所在的团队是国内首个通过优化工艺来提升磁芯性能,成功实现量产的研发团队。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当前我国磁性材料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自铁氧体磁性材料起步之初,华东、华南、川渝便三分天下。今华东占五成、华南三成,余下的一二成分布在蜀、吉等地。
20世纪末期,时值改革开放热潮,一位物理学磁学专业毕业的青年踌躇满志,怀揣着在华南磁材领域开疆拓土的梦想,只身南下,从蜀至粤,以满腹学识扎根于此,已逾二十年。
他躬身力行,另辟蹊径从优化工艺来提升磁芯性能,又先后攻克多种型号的磁芯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优质磁芯的量产。
他便是如今的广东肇庆微硕电子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谭福清。
▲微硕常务副总经理 谭福清
二十多年以前,在华南的磁性材料市场里,主要以江门粉末冶金厂、顺德磁性材料厂和广州磁性材料厂为代表。
谭福清毕业后,他就选择来到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硬磁生厂商——江门粉末冶金厂任技术工程师。1996年,谭福清开始涉足软磁。而从做软磁铁氧体开始,江门粉末冶金厂的定位就是以技术为导向。
在那个信息还比较闭塞的年代,产学研合作成了获取前沿技术的重要途径。因为高校坐拥丰富的图书资源,且具备充实的论文库,便于国际论文和专利查询,谭福清当时便跟着华中理工大学的几位教授认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从最基础的研究开始,采用大学做研究的方式来开发磁性材料。“这种方式可能开始见效会慢一点,但是一定会厚积薄发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千禧年后,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外资大量涌入。tdk、日立金属、飞磁等领域优秀的外资企业也成了谭福清的学习对象。他说道:“我们从他们发布的磁性材料牌号中,也能掌握一些磁性材料水平的讯息。”
从谭福清早期在磁性材料的研发轨迹来看,无论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还是学习外资技术,他从始至终都在紧跟最新的磁性材料技术趋势,这也为他后来在pc47材,也就是当时最先进的磁性材料上有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谭福清所在的技术团队是我国第一个量产tdk pc47材的相当材料的,牌号为jpp-44a。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提升磁芯的性能就一定要从材料入手,需要通过优化磁芯性能来提高水平。
很多人在过去认为磁性材料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个指标好了,另一个指标就必须要做牺牲。但谭福清和他的团队们没有受这种观念的束缚,他们走了另外一条路——通过优化烧结工艺来弥补磁性材料的不足,让磁性材料在不需要那么优异的情况下,磁芯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实现了高水平磁性材料的量产。
“这个事情对我蛮有启发的,就是觉得要突破一些框架思维,就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次成功的研发经验也激励了谭福清在研究磁性材料的路上越走越远,且成果丰厚。
他在江门粉末冶金厂沉淀了20余年,积累了深厚的磁性材料研发经验,一步步从技术人员、总工程师到总经理,先后获得了“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和“江门市第五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2021年,谭福清决定翻开自己的人生新篇章,来到微硕任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工厂运营管理,主要是磁性材料开发、磁芯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和品质管理等方面。他带领了一个四十几个人的研发团队,包括磁芯产品开发工程师、生产技术工程师、技术顾问,其中有6个磁性材料开发工程师。
在谭福清的带领下,微硕陆续攻克了多种型号的磁芯技术瓶颈,分别完成了宽温低损耗材料pg312x、宽频宽温低损耗材料pg352(96f材)、高bs低损耗材料fp91、高bs宽温低损耗材料fp95b、超低损耗材料fp97、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材料hs103a等磁性材料的研发。
此外,谭福清团队还攻克了小磁芯尺寸高精度控制等问题。在整个制造系统中,通过从磁性材料的处理、设备选型和调整、模具的设计和控制等方面来达到解决高精度小磁芯生产的问题,成功实现了磁芯的量产。
同时,考虑到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磁芯在对抗热冲击的时候容易破裂,需要对磁芯的抗热冲击能力有特殊要求。谭福清团队还对磁性材料的抗热冲击能力进行了提升,满足了应用环境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
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服务器、数据中心、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到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充电器、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产品,再到空调、电视机、投影仪等家用电器,这些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磁芯,也意味着磁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微硕拥有的磁芯料号种类丰富,磁芯的应用场景范围覆盖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去年,微硕营收就超过2亿元,今年营收预计也将与去年持平。
据透露,微硕磁芯的产能有2万吨,而且基于去库存压力,目前还只用了一半的产能。谭福清表示:“我们一直很注重库存的管理,始终一直将库存监控在可控范围之内,现在每个月能产大概八九百吨的磁芯。”
无论技术如何更新换代,谭福清亦坚持走在磁性材料技术前沿。据他透露,他目前主攻高频大磁场材料、超低损耗材料、超宽温低损耗材料,希望能够在未来再度实现突破。
小结
我国的磁性材料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引进了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磁性材料生产设备和技术。90年代后,中国的磁性材料迎来了高速发展。而谭福清则是我国第三代磁性材料的研发人员,“那个时候国内大概经历了两代的技术人员来推动行业的进步,我们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国的磁性材料水平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磁芯生产规模也在全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生产装备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了一大批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人才。
当记者问及谭福清对磁性材料领域有何贡献时,他谦虚地答道:“贡献说不上,但早期对于pc 47相当材的量产,兼具多重优异性能材料的突破上,还是做了一些工作。”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F030系列芯片UART3~UART6代码分享
苹果美国官网卖“翻新机”?售价1869美元起
铜浇注PCB设计的优缺点
恐惧对程序员的影响
移频键控(FSK)实验
在成为磁材专家这条路上,他已走了20余载
比亚迪团队携储能产品以及锂电池储能解决方案亮相北美
单片机产生PWM信号的原因是什么?
欧盟委员会“有条件批准”博通收购VMware
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综合利用及发展
5G的到来或使未来医疗趋向智能化
【节能学院】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在某健身中心项目的研究应用
开关磁阻电机工作原理 开关磁阻电机的优缺点
联想ThinkPad E15首发,搭载英特尔10代酷睿处理器
物联网数据所有权存在什么争议
五分钟了解GRE是什么,四信GRE相关应用推荐
银行核心系统多活架构建设方案
高音质低延迟蓝牙耳机的分享,有哪些高人气的热门耳机
大数据架构师的职责有哪些
中兴通讯推出了5G智慧工厂云化AGV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