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发展从有线耳机到之后线控耳机,再到现在流行的真无线耳机,这才真正做到了“无线蓝牙耳机”,不过随着我们需求的分化,蓝牙耳机开始眼花缭乱了起来,如果不仔细选择,买到自己并不适合的耳机也是常有的事。今天的分享就是帮大家解决困扰的,推荐几款口碑非常不错的几个品牌。
1、nank南卡lite pro蓝牙耳机(399)
推荐理由:性价比高音质好、蓝牙5.2低功耗低延迟
稍微了解耳机行业的朋友,其实不难发现,市面上价格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耳机数不胜数,为了打破这种高价位低质量的市场局面,新势力耳机品牌南卡,在今年推出了主打性价比的nank南卡lite pro真无线蓝牙耳机,一上线就引起众多用户的追捧和好评,南卡对耳机的打磨,堪称“细节狂魔”,耳机从选材、切割、定型、研磨等一路经过30多道工序,80多项品质检测,上百次的优化升级,坚持国际化的品质标准。
这次nank南卡lite为了耳机低延迟和高稳定,采用了更高成本的高通蓝牙5.2芯片,摒弃业内大部分厂家选用的fpc天线方案,选用了定制陶瓷天线,进一步提升射频性能,稳定性提高80%,功耗更低,续航更长。
内置13mm大尺寸动圈单元,搭配镀钛三层高分子复合振膜,使得三音更加均衡,低频量感与回弹恰到好处,中高频醇厚清晰,还搭配了双麦克风阵列波束成形技术,加持enc降噪技术,自动削减环境噪音,做到通话无阻。
除此之外,还有双主机闪连技术,双模蓝牙,单双耳无缝连接、nank游戏加速模式,信号传输快,游戏延迟更低、霍尔开关,开盖秒连,不挤压耳道的半入耳设计等十大领先科技,性价极高。
2、fiil cc 2蓝牙耳机(369)
推荐理由:音质均衡动听、外观辨识度很高
fiil cc2的耳机机身采用的是方管薄壁注塑成型工艺,其细长简约却又给人硬朗之感的线条设计让人过目不忘。耳机与充电仓采用的是磁吸式的固定方式,其充电的触点位于手柄底部, 当耳柄接近充电仓时便会感受到很强的吸力,即便是倒立摇晃也不会掉出。
fiil cc2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蓝牙5.2技术,相比于很多蓝牙5.0的耳机来说,这确实领先了不少。在音质上,fiil cc2采用了13.1mm大动圈单元,在低音上表现的相当不错,而中、高音相对平稳,与低音相比,算是表现平平吧。而且从细节上,fiil cc2还对麦克风进行了设计改进,密闭性相比于第一代提升了20db。支持enc通话降噪保证打电话时候的通话质量。
3、三星galaxy buds+(699)
推荐理由:音质非常好、方便携带
如果您预算不高又想体验一把akg调音的三星蓝牙耳机这款三星galaxy buds+绝对的首选,相比其他两款降噪耳机这款性价比非常的高。
三星这款耳机出的比较早所以没有主动降噪功能,但他的发声单元由初代buds的动圈单元换为两个动铁单元,一个低音一个高音,以便高低音层次更加分明,三频均衡。但三星galaxy buds +在整体音质方面几乎与buds live一样好,甚至在电池方面更出色对于生活而言,一次充电可让您的音乐持续长达11小时之久,并且在考虑捆绑无线充电盒的情况下,将续航时间总计提高到22小时。
4、华为freebuds 4i(499)
推荐理由:兼顾功能、实用和价格,平价必入款。
一款优秀的tws耳机应该具备主动降噪、快速连接配对、超低延时这三条最基础却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华为freebuds 系列在这三点上做得十分出色,而华为freebuds 4i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些优点。
有临场感。这与华为freebuds 4i的10mm大动圈单元的应用是分不开的,调音过程中通过组合不同乐器,不同节奏,不同人声的风格,通过实验室、噪音环境、普通生活场景下的实地调试耳机音质效果,让其拥有高品质的音质效果。
电池隔膜生产设备
以太网供电设计的理想选择
Littelfuse推出瞬态抑制二极管阵列 为超高速接口提供超低电容ESD保护
华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华为与澳大利亚是一损俱损
Mini/Micro LED量产提速,设备厂商“竞速”
性价比高的蓝牙耳机,无线蓝牙耳机排名好用不贵高性价比
Java内部类使用不当导致的内存泄露问题及解决办法
TCL否认撤出美国电视机市场,发展一切如常
广和通超前推出首款专为国内定制的3GPP R16工业级5G模组FM160-CN工程样品
热敏电阻电路的工作过程
用于O-RAN无线解决方案的5G技术设备
AMD在PC处理器市场份额有望超过30%
对比评测〔京东与小米〕AA可循环充电锂电池,论:锂电池替代干电池市场前景!
FPBB RAIL 滤波器:超薄的二阶单相滤波器,宽度只有25毫米
便携式储能市场价格战初现端倪,场内玩家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基于SF404接成OCL和OTL功放应用电路
RS232/RS485信号转8路模拟信号 隔离D/A转换器
SD-WAN在企业网络中的关键应用场景
罗克韦尔推出了新型RightSight M30光电传感器
解读App 与 小程序互通能力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