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要有冷思考
今年9月,我国35所高校迎来中国第一批以人工智能为专业的本科生。自今年3月教育部批准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以来,社会讨论热度不减,尤其受到考生、家长及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社会已开始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人才也呈现走俏态势。从今年的招生情况看,人工智能专业备受推崇,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事实也证明,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增长近两倍,这必然会给人才培养带来鲜明的导向作用。
社会有需求,教育有回应,这是良性的教育生态使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社会紧缺人工智能人才,但并不代表培养标准就可以放宽,专业准入门槛就可以降低。毕竟,人工智能人才属于高端人才范畴,它更需要质量做保障。如果只重数量不重增量,那么即使毕业生再多,都无法满足市场的真正需求。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使人才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是教育需要做出的冷思考。过去,一个被看好的专业兴起,马上就会有不少高校蜂拥而进,结果专业秩序被打乱,直接影响了市场再分配。这样的教训必须要深刻汲取。所以,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培养并无不妥,高校则需在师资力量、教学规划、培养方案等方面少些急功近利,多些尊重教育规律。
基于教训,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履行好监管责任,绝对不能为了一时利益而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哪些学校具备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监管部门必须要严格考核。事实上,不管开设什么专业,都属于一项系统工程。监管部门不能任由高校“想当然”,而是要从人才发挥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紧紧扎好教育制度的篱笆。
凡事皆有度。人工智能刚刚起步,未来走到哪里,还需时间来证明体现。虽然我们强调教育要有长远眼光,但这也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过去,一些高校的某些专业被淘汰,有很多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因此,在人工智能日渐火热的背景下,高校专业的设置要做到量体裁衣。如此,才是对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好尊重。
激光电视:可不是只有屏幕大的“大块头”
智能家居中的微型逆变器是如何工作的?
苹果的“视网膜屏幕”解密
孙正义:人工智能将会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革命
至2025年俄军为PAK-DA战略轰炸机生产做准备,2028–2029年将进行量产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要有冷思考
基于LT8611与AD5245芯片实现微功率太阳能MPPT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探测器和制冷热像仪聚焦距离的关系
苹果对其音乐创作app推送更新为iPhone、iPad和Mac设备提供新功能
AI助力教育 2019年将是资本和科技回归教育本质的一年
中柏EZpad4SPro评测 6600毫安时的大电池名不虚传
梵塔网络Penta将让区块链真正成为普惠的技术
MEMS加速度计一般的应用场景是什么
电子类产品入境税率下调 笔记本关税锐减近八成
AMD5月就将发布Vega卡,现已公开RX Vega新旗舰卡细节
哈尔滨游客服务中心大升级,戴上VR眼镜就感受雪山飞驰
小米电视全球出货猛涨 在销量的赛道上不停狂奔
Windows上写Python代码的王炸组合!
CAD用到的各种格式文件 你都知道吗?
5G造就超强城市大脑,为智慧城市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