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金融、房地产行业“暴利”增长、制造业成本快速上升、部分制造业向外转移等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下简称“制造业比重”)与美英日德等国相比,呈现过早过快下降特征。
01
鉴于各国经济发展和发展战略阶段不同,制造业比重差异较大(图1)。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里根/撒切尔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美英两国金融自由化更加显著,金融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产业外移,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制造业比重下降明显,目前稳定在10%-15%左右之间。德日两国重视制造业,金融泡沫化不如英美,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德日本身是追赶型经济体(相对二战后其他西方国家而言),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历来把制造业置于重要位置,由此制造业占比下降较慢,目前保持在20%以上。韩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比重呈现“稳中有变”的态势,2017年比重为27.6%,属制造业比重较高的国家。巴西、印度等国家处在工业化进程爬坡阶段,制造业比重还在10%-15%左右。
02
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特征明显。美国制造业比重整体呈下行态势(图2),从1953年最高点27.6%到1980年完成工业化的19.5%,27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1.3%。韩国制造业比重则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在2010年达到高峰28.5%,后呈下降态势,2016年为26.8%,6年下降1.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2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1.0%。德国在1991-1996年5年间呈明显下降后,基本维持在20%左右,平稳运行。日本从1994年到2002年缓慢下行,比重从22.9%下降到20.9%,9年下降2.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2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1.3%。
从美英德日等国家制造业比重演变历程来看,均经历下降的过程,多数耗时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与之相比,我国制造业比重呈明显快速下降态势,尤其是在2011-2016年间,近5年下降3.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6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率为2.0%,下降速度明显过快,不符合一般国家产业发展规律,值得高度注意。
03
我国制造业比重还具有“过早”下降的特征。美国在1953年,人均gdp(以2012年不变价)达到1.7万美元时,制造业比重达到历史最高点,为27.6%。之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美国制造业比重整体呈下降的态势(图3),两者关系呈明显负相关。有研究表明,日本、德国是在1970年人均gdp分别达到1.7万、2.0万美元时,制造业比重处于历史最高点(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1970年日本、德国人均gdp分别为1.9万、2.0万美元)(杨伟明,2018)。从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德国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制造业比重降幅较小,基本维持在20%左右波动。韩国则在人均gdp2.3万美元(2010年不变价)时,制造业比重达到最高点28.5%,后随着收入增长呈下降态势。
可见,美德日韩等国家均是在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时,制造业比重才开始下降,而我国2006年人均gdp3069美元(2010年不变价),比重达到32.5%就已开始下降,并在2011年人均gdp4972美元(2010年不变价),比重达32.1%时快速下降,“过早”地出现了制造业比重下降的现象。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9000多美元,尚未进入高收入国家,但已“提前”进入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阶段。
NVIDIA Maxine视频效果SDK帮助解决视频质量问题
NIDays携手NI共创物联时代
研华嵌入式宝藏新品大揭秘!
风向风速仪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高温投入式液位计的原理
我国制造业GDP比重与美英日德等国相比呈现出过早过快下降特征
安全光幕是什么,安全光幕的工作原理介绍
解读ADC采样芯片(EV10AQ190A)的采样(工作)模式(双通道模式)
两分钟让你了解是什么限制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EBA电子控制制动辅助系统的解析和使用方法
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硬件解决方案
BTU回流焊产品介绍
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远景达F3功能强大、质量可靠
百度是如何布局无人驾驶的?
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是怎样的
徐州移动领跑物联网:大力发展共享自助洗车
苹果向开发者发布iOS10.3beta6!修正多个漏洞!
vivo S5新机入网工信部该机内置4010mAh电池不支持5G网络
悉芯射频 | 高性能射频前端芯片-WiFi6(802.11ax) FEM可实现国产替代
欧普照明董事林良琦离职 董事补选工作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