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在各行各业蓬勃兴起的背后,离不开数据中心这个底座。gartner预测,2019年数据中心系统支出将达到21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向云端迁移是关键因素。
而如果将数据中心比作一辆跑车,承担了流量汇聚和交换任务的核心交换机则在其中扮演了“引擎”的重要角色。在这个领域,借助云计算兴起“时间窗口”切入it行业的华为在过去几年中迅速成长为主流玩家,更收获了满满的口碑——刚刚有消息传来,4月17日,华为的cloudengine交换机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了本次gartner peer insights数据中心网络“客户之选(customers’ choice)”的称号,使之成为获得该项荣誉的唯一一家非北美厂商。
有别于传统由某一家第三方机构根据自有模型、公式等手段独立输出的评级和奖项,gartner peer insights这个评级平台相当于it界的大众点评、“客户之选”则与“黑珍珠餐厅”差相仿佛,最终谁能获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意”,可以说代表了客户、市场的最直接反馈。那么,作为非北美厂商和后来者、处于相对不利位置的华为何以“圈粉”无数?本文尝试一探究竟。
含金量十足的“客户之选”
最新一期的“客户之选”是由gartner peer insights分析了300多个细分市场的20多万条评论得出——这些评论来自实际购买、实施和使用相关解决方案或服务的最终客户专业人员。当然“客户之选”的获得并非易事,为确保公平评估,gartner始终保持着严苛的筛选标准。
一般来说,获选品牌至少要收到50个公开评论,同时满足不低于4.2星的平均综合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今年的难度又有提升:
每个细分市场只选取前7名供应商;
获选厂商产品的评级要高于该市场的平均评级,并高于该市场定义的产品接受评审覆盖率;
同时还要对其行业、公司规模和部署区域等情况进行审视。
对华为而言,获得这个历来被北美厂商所垄断的称号更加不易。参与评论打分的客户大多来自西方国家,对北美厂商感知更强甚至有所偏爱。
正因如此,这个“客户之选”的含金量十足。从总共21家厂商中突围而出,代表华为已经获得了全球客户的高度认可,亦证明了其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和解决方案正是客户所需要的,这从一些评论中也可见一斑。
“华为cloudengine交换机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转发能力和可扩展性,运行非常稳定。华为服务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设计、实施到运维,华为比其他供应商更专业、更灵活。”
——某信息行业企业架构师
“cloudengine交换机运行良好,故障率非常低。我们信赖华为这个系列的产品……我们已经部署了agilecontroller-dcn sdn控制器来管理cloudengine交换机,它真正提高了部署效率,防环检测功能非常有用。我们正在试用fabricinsight网络分析器……这款产品让人印象深刻……我们计划部署它。”
——某金融行业某运维工程师
“售后响应非常及时……华为产品具备良好的架构,为我们提供了流畅的网络体验。售后支持令人满意。它的价格具有竞争力。”
——某医疗行业业务分析师
“圈粉”背后: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
无独有偶,idc最新的数据中心交换机跟踪报告显示,华为cloudengine以领先的市场份额摘取了2018年中国市场的桂冠,这也是其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三年获得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殊荣。2018年7月,gartner分析师连续第二年将华为评为数据中心网络魔力象限挑战者。同时,在日前发布的gartner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市场报告中,华为排名全球第三,收入同比增长33.1%,增幅在前五大数据中心设备厂商中最高,2013年-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同样位居第一。
市场份额和增长率也从侧面验证了华为数据中心网络的受欢迎程度,结合此次荣获gartner peer insights数据中心网络“客户之选”称号,华为的“圈粉”能力为何如此之强?这或许首先与其“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发展战略息息相关——正是通过对外倾听客户需求、把握市场趋势,对内坚持研发创新的压强式投入,这家公司才得以不断开发出为客户、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
在华为,有接近一半的员工从事研发创新工作,其每年的研发费用占到销售收入的10%以上。根据该公司最新发布的年报,2018年,其研发费用达到1015亿人民币,占比销售收入14.1%,位列欧盟发布的2018年行业研发投资排名第五位,过去十年中,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4800亿人民币。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上,华为始终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与韧性。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给数据中心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它甫一进入数据中心网络设备领域就选择了最困难的一条路。
2011年,刚刚成立的华为企业bg针对彼时风起“云”涌的形势,直接拍板上马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项目,并确立了业界最高性能的目标。
2012年5月,华为在拉斯维加斯interop展上宣布推出并展示了cloudengine 12800,其槽位带宽1t为友商的8倍、接口带宽则达到12倍,引发业界轰动。
2012年6月,cloudengine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在北京正式发布,与之同时发布的还有来自北美权威测评实验室miercom的测评报告,进一步验证了cloudengine在转发性能和绿色节能方面的巨大优势。
2012年底,cloudengine顺利试商用,连续获得了多个大型项目的成功。
在此后的6、7年的时间里,这家公司重新定义了ip交换能力的摩尔定律,将交换机单槽位交换能力从1t提升到19.2t,平均实现18个月提升一倍。
此外,开放性亦是华为数据中心网络的一大特点。从方案级到控制器级、再到设备级全层次开放,并与vmware vrni/vcenter、microsoft、k8s等20多个主流云平台和容器平台构建完整生态系统,从而显著提升了方案集成部署能力和应用成熟度。
如今,华为cloudfabric智简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cloudengine为其主要组件)已服务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800多家企业的数据中心。它们不仅分布在中国,而且广泛部署在西欧、日韩、南太、俄罗斯、中东等全球各地;不仅部署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而且早已被政府、制造、能源、大企业等多个行业广泛接受。
引领数据中心网络从云时代迈入ai时代
如果说在21世纪还有哪一种技术可以和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先导科技相提并论的话,那一定是正在步入成熟增长期的人工智能(ai)技术。
数字化转型提速驱动数据量暴增,同时非结构化数据占比在持续提高,庞大的数据量和处理难度已远超人类的处理能力,人们需要基于机器运算深度学习的ai算法来完成海量无效数据的筛选和有用信息的自动重组,获得高效的决策建议和智慧化的行为指引。根据华为giv 2025的预测,到2025年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从2015年的16%增至86%,ai成为企业重塑商业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和开创未来的关键推动力。
数据中心作为ai的“孵化工厂”、乃至使能智能化世界的关键一环正直面挑战,但其三大要素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智能化演进之路却参差不齐,网络的升级步伐明显落后:
传统以太网千分之一的丢包率,将导致数据中心的ai算力只能发挥50%;
预计全球年新增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10zb 猛增到2025年的180zb,现有100ge为主的数据中心网络已无法支撑数字洪水的挑战;
随着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的增加,以及计算网络、存储网络和数据网络三网融合,传统人工运维手段已难以为继。
为此,这家公司在2019年1月9日发布了业界首款面向ai时代的数据中心交换机cloudengine 16800,定义了ai时代数据中心交换机的三大特征(内嵌ai芯片、单槽48x400ge高密端口、能够向自动驾驶网络演进),以普惠ai助力客户加速智能化转型。
cloudengine 16800是业界首款搭载了高性能ai芯片的数据中心交换机,并承载华为独创的ilossless智能无损交换算法,实现流量模型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在零丢包基础上获得更低时延和更高吞吐的网络性能,将ai算力从50%提升到100%、数据存储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性能提升30%。近日,权威测试机构tolly group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在ai时代数据中心的高性能计算(hpc)、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和分布式存储三种典型应用场景中,基于cloudengine的ai fabric智能无损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相比业界其他主流厂商的组网方案性能全面领先,平均高出30%左右。
同时,该系列高端交换平台突破了整机高密400ge所需的高速互联、高效供电、超强散热的三大业界难题,实现单槽位提供48个400ge端口、整机提供业界最大的768端口400ge交换容量,交换能力高于业界5倍、未来更可向800ge平滑演进,满足ai时代流量倍增需求,单比特功耗亦可下降50%。
此外,cloudengine 16800通过提升“网络边缘”的设备级智能化水平,让交换机具备本地推理和实时快速决策能力;再结合集中的fabricinsight智能网络分析器,构建分布式ai运维架构,可实现故障识别从分钟级到秒级、故障自动定位从小时级到分钟级,为客户节约40%的运维成本(opex)。
技术发展的道路没有止境,站在智能时代的路口,新一轮的数据中心进化已经开启。“奋楫杨帆、独立潮头”,从促进云数据中心产业的繁荣到引领数据中心迈入ai时代,持续保持创新甚至不断强化研发投资的华为,这一次又跑在了最前面。
电子元件失效分析
三星GalaxyFold和华为MateX对比分析_折叠手机你喜欢哪款?
一起来聊聊指针
为什么5G 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将推动2020 年下半年的收益增长?
离线加密编程器中的BootLoader程序设计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获评Gartner Peer Insights
浅谈支持联网汽车的轮胎技术
TE推出新款1.95mm间距SIM卡连接器
苹果坐稳智能手机市场龙头宝座,主要依靠的是旗舰机而非廉价机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原理图及原理是什么?
英特尔和高通竞相将计算机视觉引入手机和无人机
谷歌ixel 5 XL曝光将搭载骁龙865平台支持5G网络
揭秘无人驾驶真相
解答笔记本“飞线”的严重性
为MAX6952和MAX6953 5x7矩阵LED驱动器增加面板LED强度控制
瑞萨电子推出32位电机控制微控制器系列产品 配备专用硬件加速器IP
可穿戴市场新格局,华为小米苹果前三甲
华为打造5.5G核心网云底座 满足行业生产内网的诉求
二手网络分析仪
游戏开发商Playsnak宣布推出一款快节奏虚拟现实射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