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市场陷入病态,大降价将云厂商赶往“鬼门关”

云市场2017年已接近尾声,云市场也迎来了大危机,随着阿里云降价模式,越来越多的云厂商正在走向倒闭,云市场价格战已经大量最关键的时候了或者说已经正陷入了“病态竞争”。
本就因为价格战陷入亏损泥潭难以自拔的国内云厂商,再一次遭遇了更大的危机。近日,在2017年的云栖大会·广东分会上,阿里云又一次祭出了今年以来的第六轮降价行动,宣布ecs企业级实例、rds实例以及cdn和安全服务又一次降价,其中cdn降价25%,打出全网最低价的招牌。忽略复杂的优惠套路及价格算法,不论这次降价行动是否真的把价格拖到了国内最低,舆论上已经彻底将中小云厂商挤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持续的降价打击下,在只有依靠规模才能取胜的cdn行业,越来越多的云厂商正在走向倒闭:甩单大流量客户、剥离cdn业务、架构调整ceo换帅……
不一样的行业熟悉的配方:降价、清场 面向普通消费者的2c市场,价格战或补贴政策向来是一款收割市场的利器。贪图便宜的心理决定了,哪里价格便宜,有薅羊毛的机会,用户就涌向哪里,这几乎是屡试不爽的铁律。
当年滴滴、快的、uber打仗,就是通过大量补贴,不惜以亏损的方式拖低价格,拖垮竞争对手之后,再度提价,转而成为利润收割机。在共享单车领域,以品质取胜的小蓝单车也无奈在摩拜、ofo的大举铺量下黯然退场。
降价行动已经成为收割市场的强劲手段,在2c市场中早已屡试不爽。近两年来,阿里云在云服务领域频频挑起价格战,将2c的市场的价格补贴战火引到了2b的云计算和cdn市场。仅近年以来,阿里云就已经推出了至少六次以上明显的降价行动。
而在今年3月份于深圳召开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曾指责马化腾对云计算市场不负责任。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对腾讯隔空喊话,“今天在所有人都希望推动企业的发展成就一个行业的时候,马化腾和他的团队用1分钱的投标对行业进行了破坏。”
转眼间,随着云服务市场的竞争加剧,阿里云成了自己曾经指责的对象,通过连续性的大幅降价来“清洗”市场;并匹配了一套“美丽”的说辞,称以更低的价格来支持企业和创业者的发展。
但这种说法却遭遇了云厂商的用脚投票。很多cdn及云计算创业公司都认为,巨头也需要盈利,不可能在cdn业务上持续亏损,现在亏本卖只是为了“烧死竞争对手”。
事实上,在经历了数轮降价后,一个月前,阿里视频云总经理朱照远在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到是否会继续降价时承认价格战已经接近尾声,他说,“这两年降价很厉害,基本也已经达到客户的心理预期,现在客户更关心的不仅是价格,而是他的问题能不能被解决。”
在接受采访一个月后,11月22日,阿里云再次降价,成功把公众的视线从后一问题再次转移到价格上。这种策略不禁让笔者想起在餐饮业奉行的一个道理,分量太足的餐厅只是想通过量来弥补质上的不足,所以在餐饮业,一个立志于追求品质的餐厅不会把眼光聚集在每盘菜的量上。
事实上,阿里云这一次降价已接近2017年尾声,这一时期对于云厂商来说是签单、续约的重要时期,因此,阿里云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迅速推翻自己此前的判断,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此举是否是阿里云年底签单的压力使然?
遭遇“清场”云厂商,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连续性的降价确实把一大批云厂商赶上了“鬼门关”。
对于阿里云的降价行动,行业内的企业表现得异常愤怒,本来云计算和cdn的价格已经降至冰点,再继续降价的话,基本上就不给国内其他云厂商“活路”了。尤其是在资本层面家底不“厚”,一味跟随阿里云的降价的话,亏损的窟窿会越来越大;不跟随的话,早晚市场又被恶性价格战给吃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迅雷ceo陈磊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互联网领域的大公司垄断,造成的结果是大家在扩张规模的时候不计成本,特别是2c这个领域,实际上就产生了病态的竞争,现在这个病态的竞争已经到了2b的领域。他说,“所有的这些不合理的产业,本质上都是垄断,垄断的时候你可以享受非常大的利益,这是用户没有选择权带来的。所以创新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呢?是自杀式跟随。”
而cdn行业是典型的重资金、重规模的生意。搭建一套能满足企业级客户要求的高标准的cdn平台,动辄就要布局几百个cdn节点,数t的带宽储备,上千研发人员,每年持续数亿的研发投入。
又拍云ceo刘亮为在接受ai财经社等媒体采访时也透露,“现在整个行业普遍是亏损状态。我知道很多公司毛利都是倒挂的。”
两年前,云熵科技希望通过去中心化技术降低cdn成本,进入2b市场。但现在云熵科技ceo肖志明在媒体上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承认cdn是2b业务,以阿里云为首的巨头大打价格战,让这个生意做不了了。他说,“就算我们有这么好的成本结构,也不一定能赢,如果2b生意实在不好做,将收集的流量自己消化,转做2c业务也不是不可以。”
视界云资源采购中心总监孙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价格战有预期,但没想到会疯狂到低于成本,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cdn是玩量级的事情,上t的带宽,一年仅带宽成本就几个亿,意味着每个月要烧掉很多钱。”
ucloud ceo季昕华曾接受媒体采访谈到:“ucloud不希望打价格战,而是希望比拼服务,尤其是对中小客户的服务能力。”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云计算cdn领域迎来大规模倒闭潮?
如今,一大批用cdn冲短期营收的云厂商正面临倒闭,而这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
在云计算市场,国内金山云、青云、ucloud、世纪互联、鹏博士、华云、京东云、网易云等多达20余家云厂商,不同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并不大。随着云计算技术越来越同质化,无非是弹性、异构管理、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等性能、指标上的考量,差异化的空间越来越小。
但是阿里云有淘宝、天猫等关键业务场景支持,能够有恃无恐。对单一云厂商来说,同质化倒逼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跟进降价。
事实上,一大批云厂商今年以来转战cdn领域,也是被逼上梁山了。之前有媒体报道过,云服务、云存储和数据库、网络设备等采购频次较低,竞争又较为激烈,相比来看,cdn市场反而还处于高速增长中。研究机构micromarketmonitor的数据显示,全球cdn市场规模预计2019年将达到121亿美元,超过50%的互联网流量通过cdn进行加速。4k、视频、直播、vr等高并发流量、耗带宽的应用出现,让cdn服务需求大增。所以云厂商集体跑步进入cdn领域,靠售卖廉价的cdn资源做大收入,以换取下一轮融资的到位,从而能继续玩砸钱与阿里云对抗以期最终上市套现的游戏。
但大部分云厂商注定等不到上市的那一天,随着此番阿里云继续降价出“狠招”,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云厂商集体沦陷了。
我们来算一笔账,以一个cdn创业公司2t的带宽量计算,按照目前10元/m/月左右的带宽成本计算,2t带宽cdn厂商每月带宽支出大约为2-3千万,每年带宽成本约为3-4个亿左右。加上相关研发费用、销售费用支出,预计一个具备规模的cdn企业一年至少要投入4-5个亿。
cdn龙头公司的投入更大。仅从研发投入来看,根据akamai的财报显示,其2014、2015、2016年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分别为1.253亿美元、1.486亿美元和1.676亿美元,相当于每年研发投入在10亿人民币左右。国内cdn龙头企业网宿科技的财报也显示,其2016年的研发投入已达到4.41亿元。
一家已拿到工信部cdn牌照的创业公司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认,“如今很多cdn公司撑不住价格战,都不想接新单子,接单就亏。他们现在都想把已经购买的流量都甩出去,1t带宽一个月会亏几百万,谁愿意干?”,他坦言,cdn行业不那么性感后,投资人的钱不再进场。钱烧光了不就倒闭了?
一方面是巨额的研发等投入,另一方面是价格战带来的接单就赔。难怪之前有媒体爆料称,某云公开在市场上甩卖某500g的大客户。ucloud ceo季昕华也公开表示,“目前看cdn领域大打价格战,已经成红海领域。”其表示此前严控cdn的比例目前看十分明智。就连一度风生水起的云帆加速也在最近宣布,其ceo佟永跃因个人发展追求将于今年12月10日辞任ceo。
对单一云厂商来说,其必须在实现营收快速增长和小规模亏损间寻求平衡。但“烧钱”拼的是真金白银,阿里云继续降价,等于将云厂商暂时形成的平衡点一点点逼向了死亡线。一些云厂商甚至直指,现在阿里云亏本卖就是为了“烧死竞争对手”。
没有爹又找不到干爹的云厂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里云低价抢客户,又没有底气大肆降价以保护自己的地盘,因而被逼退到了死胡同。
目前还存活的创业云厂商大多在业务上处于维持或收缩状态,并努力开辟其他能够盈利的业务过冬。一家云厂商的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cdn行业比较特殊,一旦开始这块业务,很难说停就停,因为产业链上下游都有资源关系在里面。所以只能说是维持,不扩规模,另外重新开启新的增值业务去维持生存。”
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市场份额被抢走了,下一轮融资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而且没有资本的接续和助力,云厂商讲故事的逻辑就不成立了。
迅雷ceo陈磊今年7月表态过,“阿里云在cdn服务上频频降价,导致今天这个市场已经乱套了,恶性竞争,大部分企业都亏本去做。本来是一个红利市场,结果都赔本赚吆喝,根本不管商业模式”。本来迅雷借助p2p共享模式,利用用户分布式闲置资源,跑出了一套商业模式,但发展今天这个地步,竞争太恶劣了,已经背离了商业初衷。
无独有偶,ucloud创始人兼ceo季昕华也认为,cdn业务过度扩张已经引发了泡沫,如果还采取跟随打法的话,最终没有一家会有好结局。
或许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bat这些企业本来在商业模式和产业赋能上很受外界赞赏,但近年来却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开倒车”,千方百计地将自家的围墙越垒越高,让其他企业无路可走。
同样是11月22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兴奋地宣布降价,共享单车领域曾经的骄子“小蓝车”却没能过上自己的一周岁生日。就在几天前,小蓝车所获得的融资没能烧到过年,由押金难退问题一触即发,员工被迫遣散。11月16日,野兽骑行旗下的共享单车平台“小蓝车”发出声明,正式宣告了小蓝单车的终结。

西门子Wincc与PLC的常见通讯方式
VR日报:Omni VR跑步机因成本太高hold不住 艰难取消国际订单
PCB拼板的介绍与应用
吉利领克01配置参数及图片
避开自助银行“门禁陷阱” 防范银行卡欺诈
云市场陷入病态,大降价将云厂商赶往“鬼门关”
ad转换接口电路
基于matlab的文字识别算法
小米7刘海全面屏
AI智能外呼机器人开始骗人了?真的假的?
把数据缓存到文件系统有哪些优势
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助力VOCs治理
用于智慧景区的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要怎么选?
迪信通率先推出首个3G时代手机服务标准
苹果5G的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
计网分层结构
!!卖/买 HP6812B 电源 HP 6812B HP66
保护接地电阻是多少 保护接地适用范围
远端模块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作用是什么
特斯拉正在与印度洽谈电动汽车工厂建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