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铜根对着蔚来一顿黑,有一个比较有趣和中立的问题,在蔚来的生产层面的数量月度统计曲线中出现了一个拐点。而威马、小鹏都处在一个爬坡周期里面。三者累计最多的是蔚来,截至1月底生产1.4万台,威马7000台不到一点,小鹏约1.2千。
对着这几家的生产的情况,会有个趋势:
三家新造车企业都有个拉量的过程,从月产500台起步
在2018年11和12月里面,蔚来和威马都尝试拉出过一个小高潮,集中生产车子应对订单交付,由于前期的宣传和收集订单要比传统车企更早,这种直接交付的过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月份出于备货末期,考虑2月份的春节因素,差不多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小鹏汽车从两位ceo打赌就能看出来,小鹏这边要稍慢一些,因此现在的600台还处在准备期
1)蔚来
现在大多数的车企应对冬天和夏天的情况,是在较早之前准备,分为春季交车3-5月份和在9-10月左右开始交车,所以我们看到蔚来可能比之前要晚几个月,所以集中交付大约在11-12月份。从气温角度还有网上有关高速使用、充电服务等因素,还有nio day的es6、电池升级,一系列的因素使得接下来几个月的es8的订单的情况不大好。我根据这一波走势估计,猜测在电池升级之前,可能3月以前生产量排在500-1000左右,再往后可能会切换到es6进一步拉低。70度电版本的生命周期应该在1.8-2万台左右。
2)威马
威马遇到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一些,这里分为300、400和460三个版本,根据拆分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购买者都是按照400公里的版本下单的,高配没人买,300公里的也不多
这里最大的差异,就是补贴根据300公里、400公里和能量密度的扭曲配置,使得消费者没有直接看到电池配置带来的差异。通过车辆的其他配置,消费者只看到西瓜,芝麻给忽略了。威马的交付问题,也是性价比战术围绕着补贴进行,短期内由于补贴的调整,威马的定价是需要调整的。
威马的生产量比较难估计,不过短期内可能在1000-2000台左右,过渡期内可能拉起一些,集中交付400公里的车型。
3)小鹏
小鹏处在了拉升的早期,鉴于价格的调整比较快,我估计后面能网上走到1000台,后面变数也非常大。
小结:新造车企业里面三家马车,也没有像之前借助互联网或者新的打法带来一波改天换地的气势,反倒是和大多数车企一样,经历了一个爬坡和企稳的阶段。我们期待这三家企业在2019年会带来新的变化吧。
MEMS性能提升成本降低 MEMS可望越来越普及
atp荧光检测仪仪器的应用及其相关特性的介绍
符合ASIL B规范的汽车级IC有助于创建可靠的汽车显示器
滑石粉水分测量步骤及注意事项
半导体细微化技术陷入瓶颈 EUV成救星
蔚来&威马&小鹏的生产爬坡统计
OLED 拼接透明屏显示屏 自发光技术超薄透明显示屏
高性能,轻薄,高颜值的小米笔记本还要升级?
2018年6月11日 | 周一 | 区块链早报
华为六周卖出160万台Mate60!
ArangoDB Enterprise—增强的数据屏蔽
赛车直播中的实时数据哪里来
无线开关量/模拟量远传,解决现场布线难的问题?
锂离子电池老化的原因 锂电池老化的影响
iPhone 3.1.2解锁详情和步骤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UDP使用
你们知道钞票上的电磁学吗
智能车控制器功能介绍
从云端到边缘的全新AI 硬件是什么样子的
人工智能似乎才开始迎来了其大爆发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