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快速获得 ibm 售后技术支持》介绍了更快更有效获得 ibm 售后支持的方法,本文更以实践的方式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快速获得 ibm 售后支持。
第一步:注册账户,如果这是第一次联系 ibm支持需要先注册ibm id。
注册网址:https://www.ibm.com/account/reg/us-en/signup?formid=urx-19776
请以企业邮箱注册,ibm id就是企业邮箱,同时设置密码即可。
第二步:登陆 ibm技术支持社区。
社区地址:https://www.ibm.com/mysupport/s/
输入已经注册的 ibm id和密码登录:
登陆以后缺省的页面显示是英文,可以点击右上角的“个人档案”更改语言和时区为中文。
通过点击右上角的“support access”来设置和确认贵公司的ibm客户编号,可以通过贵公司的相关联系人来获得寻求 ibm售后支持的权限。
第三步:点击右上角的“打开案例”,用来提交软件技术问题。
输入标题,标题可以是软件名称版本和问题,比如 watson studio local 安装问题。
产品对话框直接输入软件名进行搜索,最近搜索过的产品会自动列在下方。软件产品选择好后,然后选择ibm客户编号。
根据该软件问题对业务影响来选择严重级别。ibm 响应时间是根据问题严重级别相关的,比如级别1的ibm 响应时间是在2小时之内。
级别1 -关键业务影响(生产或服务停机)。
级别2 -重要影响(任何系统停机)。
级别3 -次要业务影响。
级别4 -最小影响(如何操作问题和次要问题)。
在问题描述中,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软件版本和组件。
问题:比如“无法启动”,包含错误代码。
重现的步骤:比如:“尝试重启”。
你寻求的建议和答案,比如:“帮助”,“建议”,“如何”。
你的预期结果。
最后点击提交案例即可。如果需要上传诊断文件,比如日志,截图等,可先提交案例后到第四步再上传。
第四步:问题跟踪。选择提交的案例,可以对已经提交的案例进行跟踪。
可以通过下拉框和搜索框来迅速定位到相关的案例。
点击需要跟踪的案例,可以看到 ibm支持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添加评论的方式和 ibm进行交互。
如果需要上传诊断文件,比如日志,截图等可以点击右下方的“上传文件”。如果问题已经解决,可以点击关闭案例。如果已经关闭的案例又发生问题,可以重新打开案例。
最后,总结一下获得 ibm售后技术支持的最佳实践:
ibm技术支持团队通常会很快给您回复,请您保持手机畅通,及时查收邮件。
您在整个问题处理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问题描述的能力、诊断数据的质量、响应时间和积极配合的态度通常决定了最终解决的速度和方案的有效性。
问题分析通常是逐步定位,缩小包围圈的迭代过程,通常需要您不止一次配合数据收集。
间歇性问题通常很难有意识地重现,难免会无法得到最终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给您提供最佳实践及规避方案,希望得到您的理解。
针对级别 1 的问题或者某些软件产品,全球团队也会给您响应,因此可能需要使用英语与ibm全球团队进行沟通。
避免问题出现永远是最好的主动性方法:
升级到最新版本和补丁包。
使用 ibm官方推荐的架构和系统配置。
在上生产系统之前进行充分的功能、性能、压力测试。
应用恰当的监控系统和自动数据收集机制,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应对。
若有条件,请 ibm服务团队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潜在隐患。
尽可能地使用在线案例管理系统管理您的问题,以避免信息在口头传递过程造成歧义或丢失。
使用模板,避免信息不完整。
确保每个案例关注一个问题,若您有多个问题,请将它们分开。
确保您的问题级别能够正确反映问题真实情况。
将您最近的系统重要变化告知我们(升级,迁移,新应用上线等)。
确保和 ibm技术支持团队保持紧密沟通。
交叉导轨为何要保持日常清洁?
GIS回路电阻测试仪接线图
什么是神经网络?学习人工智能必会的八大神经网络盘点
E现场:有风才是真的狂-红魔3发布
“乐视风波”还未平息,其“兄弟”中华酷联惨遇寒流-新机酷玩6:骁龙653+6G+64G+双摄,无人购买降至1399元!
如何高效快速获得IBM售后支持
EPLAN P8 软件如何将项目源文件保存与打开
“新十年的分裂与重构”之大势展望篇
OpenHarmony自定义组件
DC/DC模块电源有源滤波器——FI-B10T(D)-R2系列
如何计算DAC功耗数据
安全防御多位渗透,WAF您的不二之选
苹果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特尔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
汰换老旧照明,美国城镇推LED路灯装设计划
华为P10曝光,价格升高,难道2017的主旋律是“涨价”
是德科技发布下一代双脉冲测试仪PD1550A
荣耀9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华为荣耀旗舰即将发布,升级太小,如何怒怼小米6?
红外热像仪是如何检测建筑物外墙质量缺陷的
关于赛灵思收购深鉴一事不负责任的猜想
英国创新科技公司戴森选择在新加坡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